鱼目混珠的伤寒论3132条,疑为后人所

时间:2024/2/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老许话伤寒,一直以桂林古本《伤寒论》为蓝本。因为此条分歧较大,所以讲解此条时,老许需要把宋本《伤寒论》此条的内容与之比较。我们先看看宋本《伤寒论》第三十条原文: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予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愈。

这段话明显是对第30条的进一步解释,但是有两句话存在明显问题。

第一句话是“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这句话很令人费解,大体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患者阴阳两虚,患外感太阳中风证,医生用了桂枝加附子汤,附子增加了桂枝的发汗力量,因为附子有温经的作用,使得患者汗出太多导致亡阳。这种解释明显有问题。伤寒论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从20条可以看出,附子有温经止汗的作用,桂枝加附子汤是个止汗的方子,服用后不可能使患者亡阳。

宋本

第二种解释是这是个倒装句,正常语序为:因加附子参其间,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增桂令汗出。解释患者阴阳两虚,外感太阳中风证,医生用了桂枝加附子汤,因为附子有温经止汗的作用,又因为附子止汗,所以医生增加了桂枝的用量给患者发汗。这种解释倒是大体符合药理,但是医生这么做,到底是想给患者止汗还是发汗?这不是胡闹吗?所以不管怎么解释,这句话都有问题。

另一句是“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这句话的问题倒是不明显,但是经不起推敲。这句话的逻辑是人体的阳气从夜半后开始回升,加上甘草干姜汤的药力作用,患者的两腿就会由凉转热。这种说法颇有倪海厦的风格,与倪海厦认为下午服了桂枝汤,当天也好不了,需要等到第二天中午才能好的思维相似。但是,这既不符合仲景的一贯风格,也不符合临床实际。如果对症,服用经方大多会立竿见影,药效的发挥与时间的关系不大。

桂林本与宋本

宋本的这条原文明显有问题,我们再看看桂林本这条是怎么写的:

问曰:太阳病,其证备,按桂枝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烦躁,吐逆,谵语,其故何也?师曰:此阳旦证,不可攻也,寸口脉浮,浮则风,亦为虚,风则生热,虚则挛急。误攻其表,则汗出亡阳,汗多则液枯,液枯则筋挛,阳明内结则烦躁谵语,用甘草干姜以复其阳,芍药甘草以救液,调胃承气以止其谵语,此坏病之治必随脉证也。

桂林本删除了宋本存在明显问题的那两句话,语句和语义通顺多了,理解起来也不困难。但是这里出现的阳旦证与《金匮要略》中的阳旦证却明显不同。《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旁注:“即桂枝汤”。可以看出,《金匮要略》的阳旦证就是太阳中风证,就应该以桂枝汤治疗。而本段却说阳旦证不可用桂枝汤,而且下一条还给出了阳旦证的具体症状和治疗方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都是仲景一人所作,两本书里的阳旦证却截然不同,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桂林本

不管是宋本还是桂林本,本条都比上一条少了一个关键症状:“小便频数”。而小便频数是最关键的症状,小便频数的病机是脾阳虚,脾阳虚,患者气血化生不足,才会造成患者阴阳两虚。所以治疗脾阳虚是治病求本,仲景才会先给患者服用甘草干姜汤,等患者脾阳恢复后再对症治疗。30条已经写得很明白了,仲景没有必要再画蛇添足写下此条,而且遗漏了最关键的症状,反倒使读者更糊涂了。所以我认为,不管是宋本还是桂林本,此条都不是仲景的原文。那么这条是怎么来的呢?老许没有直接证据,只能在《伤寒论》的历史传承中寻找线索。

众所周知,《伤寒杂病论》成书后不久就散落民间,由王叔和重新整理成书,但一直以手抄本流传。虽然唐代时《伤寒论》医院入学考试的重要内容,但是一直没有刻板印刷。直到宋代才动用国家力量,由林亿等人重新校勘,印刷发行。在手抄本的流传过程中,难免有人将自己的理解或注解写入手抄本中,林亿等人很可能难辨真伪,一起收录书中。我怀疑宋本中的此条就是这么来的。

桂林本

我们再看看《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由来。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原序说,该书为清代桂林左盛德得之于张仲景四十六世孙张绍祖,而张绍祖称“吾家伤寒一书,相传共有十三稿……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叔和所得相传为第七次稿”。年左盛德将此书传于罗哲初,并为该书作序,且冠以《桂林古本》名。《桂林古本》则与刊行与世的《伤寒杂病论》内容,除少数文字上略有出入外,内容上并无改动。《桂林古本》与通行本之差别,主要是增加了温病学内容。该书各方面均与仲景大相庭径,留下明显斧凿痕迹,故当为后人托名之作。《桂林古本》沿用了吴鞠通对温病的各种观点,而吴鞠通《温病条辨》成书于公元年,故《桂林古本》成书当在吴氏之后,而左盛德将此书传给罗哲初是公元年,故该书成书当在~年间。

所以,桂林本的此条,应该是后人看出了宋本中此条的问题而改写的,下一条是阳旦证的证治,也是后人添加的。因此我推断这一条和下一条都不是仲景原文。

32,阳旦证,发热不潮,汗出,咽干,昏睡不安,夜半反静者,宜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主之;若口渴,烦躁,小便赤,谵语者,竹叶石膏黄芩泽泻半夏甘草汤主之。

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方:地黄六两半夏半升牡蛎二两酸枣仁三两。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竹叶石膏黄芩泽泻半夏甘草汤方:竹叶两把石膏半斤(棉裹)黄芩三两泽泻二两半夏半升甘草二两。右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条是宋本没有的内容,而且这条所谓阳旦证的症状明显与30条不同,应该是后人托名所作。其中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证,貌似温病的营分证,竹叶石膏黄芩泽泻半夏甘草汤方证,貌似温病的气分证。这两张方子明显是吸收了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的学术思想,对治疗温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半夏的使用颇具启发意义。在此我就不再做具体分析了。

伤寒论校注

目前,市面上的《伤寒论》版本很多,其中刘渡舟主编的《伤寒论校注》是个学术价值很高的版本。本书以明万历二十七年()赵开美《伤寒论》校刻本为底本,参校本为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清康熙五十五年()上海陈氏起秀堂刻《金匮玉函经》影印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明嘉靖二十三年()汪济川《注解伤寒论》刻本等。对于喜欢《伤寒论》的朋友而言,《伤寒论校注》是个不错的选择。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yjky.com/shzz/234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