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气候变化与大疫汉末三国时期伤寒为

时间:2023-3-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气候变化,会对人类文明产生巨大影响,也是古代王朝兴衰和战争爆发的重要因素。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把历史变迁跟气候结合起来分析,认为历史发展和气候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比如李威,巢清尘编著的《气候:历史的推手(从气候变化看历史变迁)》一书,以时间为主轴,从史前文明一直到明朝,甄选了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通过气候的视角分析这些历史事件,往往会发现气候仿佛是一双无形的大手,或是推动事件出现的重要导火索,或是对事件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成为左右历史走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近几年,一些生物学和病毒专家又进一步拓展研究,从气候变化与流行病的关系入手,发现一些流行病和大疫的发生,跟气候变化也有密切关系。

比如一些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导致冰川和冻土消融,由此也会产生更隐秘的病毒危机:冰封于此的远古病毒得以“重见天日”,而冰川融化而导致跨大洋物种接触,产生新的致命病毒。

法国科学家近日还复活了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中冷冻了数万年的七种病毒,属大型潘多拉病毒。

来源:ancient-origins

气候变化导致王朝兴衰和大疫流行,在中国历史上也多有记载。

以汉末-三国时代为例,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乱世时代,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周瑜……这些响当当的名字都为大家熟知。

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严寒的时期,是各种流行病爆发时期,为此,还造就了中国“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促进了中国医学瑰宝《伤寒杂病论》的诞生。

气候变化默默地通过一次又一次瘟疫(“伤寒”/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爆发影响当时政治走向,引发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开启近百年(从84年黄巾起义到年三国归晋朝)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汉末-三国时代。

汉末-三国时代的严寒

图说:在公元初到年间,中国气温(虚线)虽高于年的温度(0线),但有气温下降的趋势

来源:百度题库(原图来自《大家小书:天道与人文》)

中国近代气象学的开山鼻祖竺可桢先生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根据观察气候变化的资料来源和获得途径,将中国五千年气候变化主要趋势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考古时期(约公元前一00年),物候时期(公元前00年—公元年),方志时期(公元一年),仪器观测时期(从公元年开始)。

汉末-三国时期属于第二时期,即,物候时期。这个时期的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有几次冬天严寒,晚春的时候,国都洛阳还降霜降雪,冻死不少穷苦人民。

《气候:历史的推手——从气候变化看历史变迁》一书提到,东汉到六朝时期,是中国历史的第二个寒冷期,而汉末-三国时代刚好与一段较为明显的寒冷期(即80年-年)重叠。

该时期对应的史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对气温变冷也有零散的记载。

黄巾起义爆发于84年,在五年前(79年)出现了初夏下鸡蛋一样大的冰雹,庄家被毁的情况。在春耕夏长、天气开始变暖的时候突然出现冰雹,这本身已经是气候变冷的表现了。

之后零散地有春季万物复苏或夏季炎热的时节出现冰雹(或寒风、大雪)以及冬季过于寒冷的记录,可以印证曹植和张仲景所说的“阴阳失位,寒暑错时”、“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了。

比如,在黄巾起义那年的冬季,北海、东莱和琅琊三地井中的水结冰,厚达一尺以上,第二年的早春又下了冰雹,庄稼被毁;90年盛夏,空气中刮着冷风,冷得和冬天一样;曹操和曹丕父子因为天气寒冷,战事受阻。先是年月,曹操讨伐袁绍之子袁谭,水渠结冰,于是曹操下令民工破冰,而民工因害怕服役而逃亡。

20年后,曹丕组织水军演习,却不期那年冬季特别寒冷,淮河结冰,舟船入不了江中,曹丕只好下令引军回许都;年月,吴国下了深三尺的大雪,鸟兽被冻死大半,8年后的夏初则下冰雹。

“伤寒”影响了历史?

谭健秋医生在《疫警时空:那些纠缠名人的传染病》中判断,汉末-三国时期经常在史书中出现的“大疫(大型流行传染病,据《后汉书》记载,在这个时期,从黄巾起义之前的79年春季开始就有疫情爆发、汉灵帝派遣使者发放药品的记载,黄巾起义的第二年早春也爆发了疫情)”,即,张仲景所说的“伤寒”,是流行性感冒(Influenza,98年爆发并席卷全球的“西班牙流感”是其中一个案例),他的依据是“气温较低的冬春季节是它横行的时期”。

曾经曹植的一篇《说疫气》描述了当时的情景,而那不是一个“惨”字可以概括的。因为几乎每家都有失去亲人的痛苦、都在痛哭。有的是全家都死了,有的是灭族。相对于富贵人家,这些情景在贫苦人家中屡见不鲜。

在上层社会中,曹植的哥哥曹丕痛惜四位文学界的名士因罹患“伤寒”而离世(即,文学界“建安七子”的代表陈琳、应玚、徐幹、刘桢)。曹丕在给朋友的书信中表达自己失去好友的痛苦,以及文学界失去这四位大家的惋惜。

那么,何谓“伤寒”?

张仲景在著作《伤寒杂病论》的开头就提起自己多口的族人,从公元96年开始,不到十年,就死了2/3,而七成是罹患“伤寒”(流行性感冒)病死的。他将伤寒发生的原因归咎于,冬天没有做好保护,寒气通过皮肤进入体内,有人一下子就病倒,有人却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病情加重。

用中医学家恽铁樵的话来解释,是人通过肢体器官、肌肉神经和体温共同维持血液流通,正常体温在37°C,而周围温度的变化,使人的血管收缩、身体出现寒战。

图说:张仲景画像

来源:搜狐网

也就是说,天气突然转凉而人们没有做好自身防护,身体的调节机制因周围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动,又因为当时的认知与医疗条件、连年战乱,人体免疫力下降,没有获得(缺少)良好的治疗,天气一冷,“伤寒”大面积爆发,造成人口的大量死亡。

如果放在汉末-三国时代的背景下,可以看到,“伤寒”这种大型流行性传染病,跟当时气候变冷有密切关系,同时也因为这些“大疫”,影响了一些历史事件。

其中就包括大家熟悉的《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系列故事(蒋干盗走书信以至曹操杀死了蔡瑁和张允、诸葛亮草船借箭、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等)。在年的赤壁之战中,周瑜鲁肃坚决联合刘备抵抗曹操的原因就是,那年冬季,曹军在大冷天行军,粮草准备不足又四处奔波、水土不服,军中就爆发了疫情。

29年冬天,关羽在陆逊献上谄媚之书信、吕蒙托病辞职而白衣渡江的背景下,调走大量士兵以至最后落得失去荆州、自己也被杀害的结局(“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摘自诸葛亮《后出师表》),而不久后疫情爆发,孙权为此下令为荆州百姓免去税赋;

诸葛亮因刘备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以及《后出师表》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一代名相,而他的侄子诸葛恪却因为自身粗疏骄傲、战略失误加上流行性感冒的影响损兵折将、失去民心,最后落了个身死而灭族的结局。

诸葛恪组织伐魏,从年初冬开始,一连数月也没有攻下新城,大半士兵却因为春冬之际寒气进入身体、天气变热后饮水中出现了下泄的病症(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来说,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飱泄”),之后仓皇撤退,因得罪大量同僚,在宴会上被杀害并灭三族。

这正是,滚滚英雄随浪逝,无人知气候变化造时事,空留茶饭后闲谈!

参考资料:

[]陈寿(晋)著,裴松之(东晋-刘宋)注《三国志》,黄山书社等

[2]李威、巢清尘,《气候:历史的推手——从气候变化看历史变迁》,气象出版社

范晔(宋),《后汉书》,中华书局

[3]区结成,《历史与省思:当中医遇上西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4]后汉书(电子版,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yjky.com/shzz/228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