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卫进行时梁山县创建卫生县城健康知

时间:2019-4-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梁山县创建卫生县城健康知识(下)

传染病防治知识

一、法定报告传染病及其分类?

国家法定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共39种。

1、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3、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二、肠道传染病

1、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病原体通过被污染的水和食物,经口腔进入肠道,在肠道内繁殖且散发毒素,破坏肠粘膜组织,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和损害,并且患者由粪便中排出病原体,病原体将再次污染他人,这样的传染病就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包括细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副霍乱以及食物中毒等;阿米巴原虫引起的阿米巴痢疾;相关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等。

2、肠道传染病共同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肠道传染病发病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3、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源,洗涤被病原体污染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可使水受到污染。水源受到污染后可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爆发流行。霍乱、伤寒、菌痢被称为三大水媒病。

(2)经食物传播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和销售的过程中都存在被病原体污染的危险。食品中的病原体可来自存放容器、进餐用具、手的接触、施用粪肥及被昆虫污染等。

(3)经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衣物、文具、门把手、钱币等都有可能造成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4)经媒介生物传播苍蝇、蟑螂等都能起机械搬运病原体的作用,有些病原体还能在昆虫的肠管里存活一段时间,甚至繁殖。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也是造成肠道传染病扩散的重要原因。

4、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肠道传染病发病突然,症状严重,传染性很强,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把好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努力做好预防工作是关键。

(1)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发动群众开展除四害运动。

(2)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

(3)食堂和家庭采购食品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切不可为贪便宜而购买变质的禽、蛋、肉和水产品。

(4)不喝生水,菜要烧熟煮透,吃剩的菜放在冰箱里过夜,食用时应重新回锅加热。

(5)购买易生虫的蔬菜应注意鲜嫩无虫眼,留意是否使用了农药,摘去黄叶后应用水浸泡半小时以上,中间换水2~3次,然后再烹调。

(6)贮存食品或加工食品时,都应该生熟分开。

(7)最好不要去大排挡就餐和购买无证经营的盒饭,不要自办大型聚餐活动。

(8)发现食物有异样或异味不可食用,也不可煮沸烧透后再食用。

(9)对碗筷等餐具应经常煮沸消毒。

(10)一旦发生肠道传染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家庭成员同时出现食物中毒现象,医院的同时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概括起来,预防肠道传染病有一个九字真经: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

三、肝炎

1、什么是肝炎?

肝炎,即肝脏炎症的简称,也可以形象的理解为肝脏发炎,它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和毒物、酒精等,侵害肝脏,使得肝脏的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这只是“肝炎”家庭中一个最重要的分支。广义上的肝炎,并不仅仅限于病毒性肝炎,有时人体营养不良、劳累,甚至一个小小的感冒发烧,都有可能造成肝功能的一过性受损。

肝炎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根据病因来分,可分为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根据病程长短来分,可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等;根据病情轻重程度,慢性肝炎又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等。临床上对肝炎的诊断,通常是结合了上述多种方法分类的。

各型肝炎的病变主要是在肝脏,都有一些类似的临床表现,可是在病原学、血清学、损伤机制、临床经过及预后、肝外损害等方面往往有明显的不同。

2、肝炎的早期症状

(1)出现食欲不振,不想吃饭,胃口不好;

(2)面色黯黑、黄褐无华、粗糙、唇色暗紫等;

(3)巩膜或皮肤黄染,或出现“三黄”症状;

(4)出现肝区隐痛、肝区肿大;

(5)出现蜘蛛痣和肝掌症状。

3、肝炎的预防措施

(1)甲、戊型肝炎

①饮用水管理:自来水要按规程消毒,井水也要定期消毒,不喝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②粪便管理:甲肝病人的粪便用一份20%的漂白粉澄清液与一份粪便拌匀进行消毒,便器用3%—5%的漂白粉澄清液浸泡60分钟。

③饮食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提倡分餐制,共用餐具要消毒,不要生食贝壳类水产。

④疫苗接种:对易感人群接种甲型肝炎疫苗有很好的免疫预防效果。目前尚无戊型肝炎疫苗特效预防。

(2)乙、丙、丁型肝炎预防措施

①防止血源传播:严格筛选献血员,保证血液和血制品质量,不输入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和血制品;不去街头拔牙、耳垂穿孔、纹身等。医生、护士打针要一人一管一消毒。

②防止性传播,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

③防止生活接触传播:最好在集体聚餐实行分餐制,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水杯和理发器具。

④疫苗预防: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凡是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尤其是家中或周围密切接触的人中有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人群均应接种乙肝疫苗。目前尚无丙、丁型肝炎疫苗特效预防。

4、专家提倡肝炎患者应该多吃的五种食物

(1)牛奶:含优质蛋白质、人体易吸收的乳糖与乳脂、多种维生素、丰富的钙与磷及多种微量元素,是肝炎患者理想的天然美食。

(2)鱼类:其蛋白质与人体的蛋白质结构相似,易于消化和吸收。

(3)蜂蜜和蜂乳: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还含有多种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率高。

(4)鸡蛋:蛋黄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包括中性脂肪、卵磷脂和胆固醇。肝炎患者可以合理地摄食蛋类,以每天不超过2个为宜。

(5)蘑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还具有抗菌、抗癌的作用和健脾开胃的功能。

5、肝病患者不宜多吃的食品有哪些?

罐头食品、油炸及油煎食物、方便面和香肠,罐头食物中的防腐剂、食物色素等会加重肝脏代谢及解毒功能的负担。油炸、油煎属高脂肪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容易引起吸收不良性脂肪写。反复煎炸的食物油中会有致癌物质,对防止肝炎发展为肝癌是不利的。

味精是调味品,肝病患者一次用量较多或经常超量服用,可出现短暂头痛、心慌恶心等症状。

各种甜食不宜多吃。糖容易发酵,加重胃肠胀气,易转化为脂肪,加速肝脏对脂肪的贮存,促进脂肪肝的发生。

少食用葵花籽。葵花籽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多吃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胆碱,可使脂肪较易积聚肝脏,影响肝细胞的功能。

松花蛋含有一定的铅,铅在人体内能取代钙质,经常食用松花蛋会使钙质缺乏和骨质疏松。

各种腌制食物盐分太高,肝病患者吃多了易影响水、钠代谢,对肝硬化患者则应禁忌。

6、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如何保护自己的宝宝?

如果孕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应该在宝宝出生24小时内尽快注射首针乙肝疫苗,若条件许可同时注射1针乙肝免疫球蛋白,然后按时接种第2、3针乙肝疫苗,并于全程接种后1-2个月检测乙肝表面抗体。

7、接种乙肝疫苗前必须做化验检查吗?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好的方法。所以未感染乙肝病毒也未接种乙肝疫苗的人均应接种。接种乙肝疫苗前不一定非要进行化验检查,虽然乙肝表面抗原(HBsAg)或抗体(抗-HBs)阳性者接种乙肝疫苗不会有效果,但也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8、什么是慢性乙肝?慢性乙肝可以治愈吗?

如果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持续6个月,即为慢性乙肝。

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治疗乙肝。也就是说,乙肝一旦慢性化目前无法治愈,任何可以治愈慢性乙肝的宣传都是不可信的。

9、乙肝二对半检查

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由于核心抗原在血中不易测到,目前试剂盒也不过关,所以还剩二对半抗原抗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肝“二对半”检查,或称“乙肝五项”检查。

四、手足口病

1、手足口病是一种什么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传染病。可以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A16、EV71等二十多种。这种病全年都会发病,5-7月份为高发期。以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为主,可在家庭中散在发病,也可在幼儿园或小学集体发生流行。主要症状为发烧,手、足、口、臀部丘疹或疱疹等。

2、手足口病是不是一种新传染病呢?

手足口病不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手足口病是一种流行多年的全球性的传染病,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有流行的报道。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我国于年上海首次报道该病,此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本病报道,山东省是手足口病的多发省份。

3、我县手足口病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我县近几年也有发病。但是,由于我们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治工作,各有关部门工作有力、措施到位,教育、宣传等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所以,我县手足口病发病一直未出现疫情流行和暴发。

4、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它是怎样传播的呢?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比较多。主要的有三种:

一是粪口传播。病毒通过患者粪便排到外环境,健康人直接或间接接触了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等,外环境的病毒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消化道,引起发病。

二是空气飞沫传播。发病孩子的咽部溃疡会带有病毒,这些病毒通过咳嗽产生的飞沫散布到空气当中会造成传染。

三是接触传播。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各种玩具、毛巾、牙杯、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日用品,也可以感染。

5、手足口病大部分发生在孩子身上,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吗?

人群对手足口病普遍易感,婴幼儿和儿童多发,5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而且年龄越小,感染后的症状越重。因为婴幼儿的免疫力低,对手足口病缺乏足够的抵抗力,婴幼儿有吃手、啃玩具等习惯,给病毒造成进入体内的机会。尤其在托幼机构中,孩子们每天密切接触,更容易导致疾病的传播。

6、得了手足口病以后,孩子有什么表现?都出现一些什么症状呢?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大多数患儿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会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粘膜可以出现疱疹或者溃疡,患儿流口水和拒食。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也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掌和足底、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少数患儿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7、我们知道,长皮疹的传染病很多,如麻疹、风疹等。那么手足口病的皮疹有什么特点呢?

手足口病皮疹的特点有:

四个部位:手、足、口、臀部出现皮疹。

四个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不痛(口腔除外)、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8、在家中家长如何预防孩子得病呢?

预防手足口病主要靠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注意“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具体讲,家长要注意经常给孩子洗手,不要让孩子吃手或啃咬玩具,不与别人共用毛巾、牙刷、手帕和餐具,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避免病从口入。要注意家庭以及周围的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孩子的玩具常洗净消毒。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多饮水,经常参加室外活动,提高孩子的抵抗力。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尽量少串门,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每天早晨起床后检查孩子的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臀部和口腔)有没有红点、疱疹,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9、如果家长怀疑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应该怎么办?

一般来说,如果不发烧,只是手、足、臀部、口腔有疱疹、有溃疡,精神状态、食欲、睡眠都较好,没有神经、循环和呼吸系统并发症,患儿就可以在家中隔离休息治疗。只要多喝开水、多休息,多吃青菜水果,半流质饮食,适当吃些蛋白质类食物等,服用抗病毒冲剂,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皮疹会消退,一般预后良好。

在家中要密切观察孩子病情变化。如果小孩出现发烧,体温超过38℃,医院就诊。如果发现孩子手脚突然的轻微抖动,眼神变得淡漠,并嗜睡,或者肢体动作有异常,这些症状可能是出现重症的倾向;当孩子出现体温升高,或脸色苍白、神智模糊、呼吸急促,甚至突然发脾气的时候,就说明有可能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医院住院治疗。

10、如果家里有了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家长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家长或者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及时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

11、症状比较重医院就诊,那么医院医院呢?

我医院医院。

特别强调一点,医院就治,最好不要乘坐公交车,因为公交车内人员多,空气流动不畅,易加重病情,并且容易传染他人。

12、我们知道,有些传染病得过一次以后不会再得,手足口病长过一次还会再长吗?

因为能引起手足口病的不是单一病毒,而是一组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A组16、4、5、7、9、10型,B组2、5、13型和EV71型等二十多种(型),如果被某种分型的病毒感染后,体内只对这种分型的病毒有了免疫力,而不可能对其他分型的病毒也产生免疫力;而且病毒也存在变异可能。所以,一个孩子有可能再次甚至多次感染手足口病。

13、预防手足口病主要采取哪些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家长要做到三防:保护孩子,防感染;早期诊断,防流行;重视病儿,防病重。

14、很多传染病有疫苗预防,手足口病有疫苗吗?

目前已经研发并上市了最易导致手足口重症和死亡的EV71疫苗,适龄儿童可以到县疾控中心和各乡镇预防接种门诊接种。

15、手足口病侵害的主要对象是孩子,这些孩子大部分在托幼机构,那么托幼机构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呢?

幼儿园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每日进行晨检和午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医院就诊。

二是发现患儿,医院诊治或居家观察治疗,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痊愈一周后上课。同时应立即对患儿接触过的被褥、桌椅、玩具等进行消毒,并做好教室、寝室、食堂、厕所等消毒处理。

三是针对教师、儿童和家长,采取多种途径宣传手足口病防控知识,教育、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是每天早晚对教室和宿舍等场所通风和消毒半小时。每天对校园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物体表面等用84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

五是严格落实1周内“同一班里2例关班、同一园里2个班关园”的规定(设施、环境条件差的幼儿园1例即可关园),建议停课10天。停课期满,需经卫生和教育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后方可重新开课。

六是新入园及离园1周以上再入园的儿童必须进行入园体检。班级一旦发现手足口病患儿,全班儿童须观察21天,观察期间全班儿童不要串班、不要接收和转出儿童。

七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发现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有发热伴皮疹的,应立即暂停工作。

八是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有食堂的托幼机构,餐饮工作人员应持健康证明上岗。

九是如托幼机构短期内出现多例发热或皮疹患儿,应及时上报教育和卫生部门。托幼机构应积极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十是在流行季节,避免幼儿、学生与外来人员往来或交流活动,尽量减少大型的聚集活动。

16、家中有了手足口病人要消毒,那么消毒的具体方法是怎样的?

如果家里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

一是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

二是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药物(常用的有84消毒液、漂白粉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

三是孩子的痰液、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最好倒入适量消毒药物,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17、手足口防病要点

手足口病不可怕,预防控制靠大家;

大人孩子洗净手,屋内空气成对流;

不吃生食喝开水,出来太阳晒衣被;

流行季节少串门,手足口部仔细查;

出疱发热莫恐慌,及时就诊保健康。

记住这几句话,包括手足口病在内的许多传染病都会得到有效防控!

五、布病

1、什么是布病?布病的危害有哪些?

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简称布病)。人患布病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典型热型为波状热起伏,故又称为“波状热”)、多汗、关节疼痛、乏力、精神不振、皮疹、肝脾淋巴结肿大、睾丸炎。因症状有时不典型,造成误诊,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痛苦,甚至死亡。

2、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是什么?

布病主要传染源是患布病的家畜以及患布病啮齿类动物,如羊、牛、

猪、鹿、马、骆驼、狗、鼠、家兔、猫等。目前在我市主要以羊、牛为主要传染源。人与人之间不传染。

3、布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①经皮肤粘膜直接接触感染,如接产员、兽医、饲养、放牧、皮毛加工、屠宰、挤奶直接接触被病畜污染的水源、土壤、草场、工具,从事布病防治的医生、检验人员等。

②经消化道感染:主要是食入被污染的水或食物,经口腔、食道粘膜进入体内。如吃生拌或未经煮熟的肉类,不洗手直接拿食物吃等。

③经呼吸道感染:人吸入了被布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如皮毛加工、饲养放牧、打扫畜圈卫生等。

4、怀疑自己得了布病怎么办?

你如果有牛、羊等动物的接触史,有了上面说的那些临床表现,就该引起你的警觉,赶快到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去采个血,做一下化验。如果确定得了布病,就要抓紧时间治疗。如果不及时进行采血检测,将贻误了你对病情诊断,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六、狂犬病

1、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兽都可以感染,又称恐水病、疯狗病等。狂犬病毒主要在动物间传播。该病主要是通过动物咬人时牙齿上带的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侵入人体而受到感染。狂犬病一旦发病,其进展速度很快,多数在3-5天,很少有超过10天的,病死率为%。

2、被狂犬咬伤,就肯定要得狂犬病吗?

不一定。有学者统计发现就是被真正的狂犬或其它疯动物咬伤,且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结果也只有30%-70%的人发病。

被狂犬咬伤后是否发病有很多影响因素:

①要看进入人体的狂犬病毒的数量多少,如果疯狗咬人时处于发病的早期阶段,它的唾液中所带的狂犬病毒就比处于发病后期时少。

②咬伤是否严重也影响被咬的人是否发病。大面积深度咬伤就比伤口很小的浅表伤容易发病。

③多部位咬伤也比单一部分咬伤容易发病,且潜伏期较短。

④被咬伤后正确及时的处理伤口,是防治狂犬病的第一道防线,如果及时对伤口进行了正确处理,和抗狂犬病暴露后治疗,则可大大减少发病的危险。

⑤通过粘膜感染发病较咬伤皮肤感染发病难,而且病例较多呈抑郁型狂犬病。

⑥疯动物咬伤头、面和颈部等那些靠近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或周围神经丰富的部位,较咬伤四肢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要高。

⑦抵抗力低下的人较抵抗力强的人更易发病。

3、被犬咬伤后,伤口如何处理?

①被咬后立即挤压伤口排去带毒液的污血或用火罐拨毒,但绝不能用嘴去吸伤口处的污血。

②用20%的肥皂水或1%的新洁尔灭彻底清洗,再用清水洗净,继用2%-3%碘酒或75%酒精局部消毒。

③局部伤口原则上不缝合、不包扎、不涂软膏、不用粉剂以利伤口排毒,如伤及头面部,或伤口大且深,伤及大血管需要缝合包扎时,应以不妨碍引流,保证充分冲洗和消毒为前提,做抗血清处理后即可缝合。

④可同时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和其他抗感染处理以控制狂犬病以外的其他感染,但注射部位应与抗狂犬病毒血清和狂犬疫苗的注射部位错开。

4、人发生狂犬病后都有哪些症状?

人被狂犬病毒感染的动物咬伤后,潜伏期无任何症状,缓慢渐进,临床症状很少在20天内发生,多数病例在30天后甚至4-6个月后才发病。

在狂犬病的早期,病人多有低热、头痛、全身发懒、恶心、烦躁、恐惧不安等症状。接着,病人对声音、光线或风之类的刺激变得异常敏感,稍受刺激立即感觉咽喉部发紧。被病兽咬伤的伤口周围,也有麻木、痒痛的异常感觉,手脚四肢仿佛有蚂蚁在爬。

两三天以后,病情进入兴奋期。病人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遇到声音、光线、风等,都会出现咽喉部的肌肉严重痉挛。病人虽然非常渴却不敢喝水,喝了水也无法下咽,甚至听到流水的声音或者别人说到水,也会出现咽喉痉挛。严重的时候,病人还有全身疼痛性抽搐,导致呼吸困难。狂犬病的病人,神志大多数清醒;但是,也有部分病人出现精神失常,说胡话。

兴奋期约有两三天后,病人变得安静下来,但是,随之出现全身瘫痪,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功能都会出现衰竭,迅速陷入昏迷,十几个小时以后,就会死亡。狂犬病的病程,一般不超过6天。

恐水是多数狂躁型狂犬病特有的症状之一,恐水表现未在其他疾病中见到过,所以很具有证病性。

5、人被狂犬咬伤是不是几十年后还会发生狂犬病?

一个人被狂犬咬伤后如果不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有些人会在十几年以后发病,但是几十年以后发病的报道尚缺乏科学依据。

6、狂犬病毒通过哪些途径进入人体并繁殖?

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感染了狂犬病的动物在咬伤人时,通过唾液使狂犬病毒进入人体,狂犬病毒还可以通过无损伤的正常粘膜进入人体,或带有狂犬病毒的液体溅入眼睛,通过眼结膜进入人体,但以这种方式进入人体的例子要少得多,另外,通过吸入空气中带有狂犬病毒飞沫而感染的例子也很少见,只有空气中狂犬病毒的浓度达到极高程度时,才可能发生。

病毒在咬伤部位侵入,在局部组织中短时间停留,可到1-2周。病毒可从神经肌肉交界处的神经感受器或其他神经组织细胞的神经感受器,或暴露于粘膜浅表处的神经感受器侵入邻近的末梢神经。

7、人与人接触能传播狂犬病吗?

人与人的一般接触不会传染狂犬病,理论上只有发了病的狂犬病人咬了健康人,才有使被他咬伤的人得狂犬病的可能,发了病的狂犬病人或发病前几天的人也有可能通过性途径把狂犬病毒传染给对方,狂犬病人污染了用具,他人再通过被污染的用具受到感染的可能性很小,狂犬病人的器官、组织、如角膜移植给健康人则有极高的危险性。

8、狂犬疫苗必须在被狂犬或可疑狂犬咬伤24小时以内接种才有效吗?

狂犬疫苗注射原则上是接种越早效果越好。但是,超过24小时注射疫苗,只要在疫苗生效前,也就是疫苗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之前人还没有发病,疫苗就可以发挥效用,对暴露已数日数月而因种种原因一直未接种狂犬疫苗的人,只要能得到疫苗,也应与刚遭暴露者一样尽快给予补注射,争取抢在发病之前让疫苗起作用,这时,前一针或前两针的接种剂量应当加倍。

9、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接种的疫苗是否有效?

要想知道接种的疫苗是否生效,可在全程疫苗接种完后半个月左右检查血清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如果血清抗狂犬病毒抗体是阴性,可再加强2-3注射针,可使抗体阳转。再不阳转时最好测定一下细胞免疫指标,一般而言,全程(5针)接种了合格的狂犬疫苗,尤其是并用血清后半个月以上仍未发生狂犬病,则狂犬疫苗免疫失败的几率极小,也就是说一般不会再发生狂犬病。

10、年轻夫妇在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能否要孩子?

狂犬疫苗中没有任何一种成分会影响人类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在基因水平上危害人类,也不会对胚胎或胎儿的智力发育和身体发育造成影响。因此年轻夫妇在接种狂犬疫苗期间可以不必顾虑,随时都可以要小孩。

11、狂犬疫苗有禁忌症吗?

考虑到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对高度危险的暴露者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不存在禁忌症,应立即接种疫苗。在发生狂犬病危险性较小的情况下,如果正在感冒而有发烧者,可等体温下来后立即接种。有严重变态反应病史的人,在接种疫苗时应备有肾上腺素等应急药物

用了类固醇、抗疟疾药物的病人应增加疫苗剂量并在疫苗最后一针注射完以后半月,测定中和抗体效价,然后再视情况采取进一步措施,同样为治疗其他疾病而注射过免疫抑制药物的病人也应检查中和抗体,以便证明疫苗是否疾病产生了足够的免疫效力。正在接种预防另一种疾病的疫苗,仍可注射狂犬病疫苗,但需要把接种部位错开。

12、曾经注射过狂犬疫苗的人又被犬咬伤还用再打针吗?

对接受过暴露前或暴露后有效疫苗的全程接种者,如果一年内再发生较轻的可疑接触感染,可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同时密切观察咬人的犬在10日内是否发病而不必注射疫苗。一咬人犬发病,立即给被咬的人注射人用狂犬疫苗;如果是一年以后再被咬伤,可于当天、第3天各注射一针疫苗即可。对严重咬伤、以前接受过疫苗接种但时间较久,对疫苗的有效性有所怀疑者,则应重新进行全程即5针疫苗的暴露后预防免疫,必要时应包括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13、宠物已注射过兽用狂犬病疫苗后咬了人,人还用打狂犬疫苗吗?

宠物犬、猫已经按规定足量接种了符合要求的兽用狂犬疫苗后,在疫苗的免疫期内,人被这样的犬轻微咬伤,可以只进行伤口局部的清洗消毒,不用注射人用狂犬疫苗。但是若咬伤严重的,或者成年犬没有打够针数,或者疫苗接种早已过了免疫期、疫苗不合格或者失效,人就最好进行人用狂犬疫苗的接种才比较安全。

14、小猫、小狗要打狂犬病预防针吗?怎样打针?

三个月内的小猫、小狗不用打狂犬病预防针,待到了三个月大时,可按规定的注射程序进行免疫。

15、狂犬病的潜伏期是多长?

一个人从遭到某种病原体的感染开始到表现出该种疾病的症状,这段时间叫作该种疾病的潜伏期。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是半个月到三个月,多数病例的潜伏期集中在30-90天,超过1年者不足1%,个别可以达到14年、19年。短于15天,超过1年以上者均为罕见,潜伏期在一年以内的可占到总病例的99%以上。

16、人以及不同动物预防狂犬病时使用的狂犬病疫苗能交叉使用吗?

不能交叉使用,因为人用的是病毒已经被杀死了的疫苗,而动物用的狂犬病疫苗大多是毒力减弱的活毒疫苗,而且其毒力对某一种动物是否适宜是经过多次实验后确定的,适用于牛的狂犬疫苗不一定能用于羊和猫,我们只能根据疫苗所附的使用说明书来使用。

17、哪些动物会感染狂犬病?

各种家畜、家禽及小哺乳动物均对狂犬病有易感性,各种野生动物也能感染,总之,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包括禽类都可感染狂犬病。一种动物对同种动物传染的狂犬病更易感。

动物对狂犬病病毒的敏感性如下:

最敏感:狐狸、山狗、效狼、豺、狼、袋鼠和棉鼠。

敏感:地鼠、臭鼬、浣熊、猫鼬、蝙蝠、豚鼠、兔和其他啮齿类。

中度敏感:狗、牛、马、绵羊和灵长类。

低度敏感:负鼠。

18、狂犬病毒的抵抗力强吗?

狂犬病毒对外界环境条件的抵抗力并不强,一般的消毒药、加热和日光照射都可以使它失去活力,狂犬病毒对肥皂水等脂溶剂、酸、碱、45%-70%的酒精、福尔马林、碘制剂、新洁尔灭等敏感,但不易被来苏水灭活,磺胺药和抗生素对狂犬病毒无效,冬天野外病死的狗脑组织中的病毒在4℃下可保存几个月,对干燥、反复冻融有一定的抵抗力。

19、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狂犬疫苗能交叉使用吗?

一般来说不主张在一个疗程中用两个类型、两个厂家、甚至两个批号的狂犬疫苗。特别是生产厂家怕注射中万一出现问题,不好判断是哪一个厂家生产的产品出现的问题,以便分清责任。但是经过许多观察,证实在迫不得已时可以替用。

20、疯动物以及被疯动物咬伤的家畜肉、奶能食用吗?

确认为狂犬病的动物的肉不能吃,而应当焚烧或深埋,因为该动物的体内已经广泛存在有狂犬病毒,有可能在宰杀过程中通过手上的微小伤口感染人。

被患有狂犬病的疯动物咬伤的其他家畜,如在7天内把咬伤处的肉剔除之后(范围应尽量大一些),其余的肉还是可以吃的。但手上有伤口的人不要操刀,剔下的肉要烧毁或深埋。

疯动物和被其咬伤的家畜的奶,处理原则与肉是一样的。

七、流感

1、什么是流感?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威胁最大。

2、流感是如何传播的?

流感病人、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说话、咳嗽和打喷嚏喷出的飞沫散布在空气中传播,也可以通过污染的食具、茶杯或玩具等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播。学龄儿童是流感发病率最高的人群,并且易于将病毒从学校带入家中,造成流感的蔓延和扩散。

3、流感有哪些临床表现?

流感的症状主要为突然起病的高热、寒颤、头痛、肌痛、全身不适,少数病例可有腹泻症状。年幼及老年流感病人,病情可持续发展,出现高热不退、全身衰竭、剧烈咳嗽、呼吸急促、紫绀。流感的肺外并发症较少见,主要有中毒性休克、心肌炎及心包炎。

4、流感的主要危害

该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由于流感病毒致病力强,易发生变异,由于人群对变异株缺乏免疫力,易引起人群大面积暴发流行。

5、流感如何预防?

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主要预防措施包括:

①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措施是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

②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③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⑤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⑥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⑦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6、哪些人应该接种流感疫苗?

一般来说,年龄在6个月以上,没有接种禁忌者均可接种流感疫苗。以下人群为重点接种人群:

①学生和学龄前儿童;②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③60岁以上人群;④经常出差或到国内外旅游的人员;⑤服务行业从业人员

7、何时接种流感疫苗为宜?效果如何?

①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我国推荐接种时间为每年9至11月份。由于每年疫苗所含毒株成分因流行优势株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

②流感疫苗接种对于甲、乙型流感具有一定的保护性。

八、禽流感

1、什么是禽流感?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有那些?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按病原体类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欲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有:1、经过呼吸道飞沫与空气传播。病禽咳嗽和鸡叫时喷射出带有H5N1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漂浮,人吸入呼吸道被感染发生人禽流感。2、经过消化道感染。进食病禽的肉及其制品、禽蛋,病禽污染的水、食物,用病禽污染的食具、饮具,或用被污染的手拿东西吃而受到传染。3、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或其粪便传播。

2、人类患禽流感后有哪些症状?

人类感染上禽流感病毒后,潜伏期一般为7天,早期症状与其它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疼、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一些患者胸部X线还会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伴胸腔积液。大多数患者治愈后良好,病程短,恢复快且不留后遗症,但少数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治疗过迟的患者病情会迅速发展成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细胞减少、肾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而死亡。专家建议,病人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一旦被怀疑H5N1病毒感染,应马上住院隔离并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疫情,防止病情恶化和传染扩散。

3、如何预防人禽流感?

由于没有相应疫苗,而冬春季节又是急性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专家提醒市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非常重要。市民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场所;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尽量远离家禽及其排泄物,避免触摸活的鸡、鸭、鸟等家禽,尤其避免与野生禽类接触;从正常渠道购买禽和禽产品,要购买经检疫部门检疫合格的禽和禽产品;发现饲养的家禽和宠物禽有异常死亡情况,要及时上报兽医防疫部门;对鸡肉等禽类食物应彻底煮熟后食用,食品加工过程中应注意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4、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应对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们对禽流感的研究历史悠久,此次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并非是一种新病毒引起的传染病,H5N1和H7N7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其他国家及地区近年来曾有发生的报道。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已经有了控制禽流感的有效方法。流行病学调查证明禽流感为水平传播,切断它的传播途径,就可控制该病的流行蔓延。该病毒对高温比较敏感,60~70℃2分钟到10分钟就可将其灭活,所以经过煮熟的禽肉、蛋及其禽类制品可放心食用,不必造成恐慌。

5、高致病性禽流感对普通市民不会直接构成威胁、高致病性禽流感会经蛋传播吗?

一般情况下,普通市民接触不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因为市场上销售的禽类和禽类制品是经过兽医卫生部门严格的检验和检疫,病禽和不合格禽类制品不会进入市场流通。所以说高致病性禽流感不能直接对普通市民构成威胁。另一方面,禽类和禽类制品都是经过水煮或烧烤等处理加工后供大家食用,在这样的加工处理过程中,病毒被完全破坏和灭活,不再具有感染性。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群之间的传播主要依靠水平传播,如空气、粪便、饲料和饮水等。目前的证据表明高致病性禽流感不会经蛋传播。但也有试验证明,实验感染鸡的蛋中含有流感病毒,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垂直传播的可能性,感染和发病鸡群的种蛋不能用作孵化。

6、吃煮熟的禽肉禽蛋、穿羽绒服、盖羽绒被是否会感染禽流感?

人类感染禽流感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病禽感染,禽肉蛋煮熟煮透后,病毒可被完全杀死。目前尚未发现因吃禽肉、鸡蛋受到感染的病例,人们大可不必“谈禽色变”。

目前,我国各地检疫部门以采取紧急防范措施,所以,正规市场上经过检疫的家禽可放心食用。关键是要煮熟煮透,特别是煎鸡蛋一定要煎透,避免蛋黄不熟。如果食用未经检疫或来自疫情暴发区的家禽,则不能排除染病风险。

穿羽绒服、盖羽绒被以及接触相关制品,是肯定不会传染禽流感的。因为羽绒制品通常经过消毒、高温等多个物理、化学环节处理,病毒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九、水痘

1、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和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herpesZostervirus,VZV)引起的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水痘90%或以上为显性感染,典型的水痘出疹过程多先由斑丘疹发展为水痘疹,患者同一部位可见到斑疹、丘疹、水痘结痂等多种形式,疹子呈向心性分布。成人发热多在疹前1-2天,而大部分儿童出疹为第一症状,一般发热38-39℃,持续2-3天,全身症状轻,健康儿童中并发症少见,病程自限。患水痘后VZV长期潜伏于机体神经节内,在机体免疫力降低时病毒被激活,皮疹多沿某一感觉神经支的皮肤分布称为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痛感明显。

先天或后天免疫缺损者,母亲无免疫力的早产儿和15岁以上的人群患水痘时症状重,特别是前2者易发生融合性或紫癜出血性水痘、出血性坏死和并发症。并发症包括脓毒血症、肺炎、出血性休克、病毒脑炎和脑膜脑炎等。孕妇怀孕头5个月感染VZV可能发生胎儿畸形和新生儿先天性水痘综合症,母亲分娩前5天和分娩后2天感染水痘可导致婴儿严重的感染和并发症。

2、传播途径

①经呼吸道飞沫

②人与人直接接触

③直接接触疱疹液污染的物品

3、潜伏期

10-21天,平均14-16天。

4、传染期

水痘传染性仅次于麻疹,高于风疹和腮腺炎。疹前1-2天至疹后5-6天有传染性。严重的进展性水痘传染期更长。

5、易感性与抵抗力

易感者接触水痘90%受感染,患水痘后终身免疫,但可患带状疱疹。

6、控制措施

(1)预防措施

①高效价人抗VZV血清:在接触96小时内注射能减轻或阻断水痘和并发症的发生,主要用于免疫抑制的个体。

②接触者接触第2周时给服无环鸟苷(acyclovir)可预防部分水痘的发生或减少症状。

③水痘减毒活疫苗:Oka株疫苗在欧洲年获得用于高危儿童的许可证,年日本和南韩将其扩大到正常儿童,美国Merck公司在年获得许可在美国用于12或12个月以上健康儿童,该疫苗保护7-10年,在接触后3-5天内注射疫苗能阻断水痘的发生。我国已有该疫苗进口(史克公司),但价格昂贵,很难推广。注射疫苗后6周禁用阿斯匹林,该疫苗禁用于先天或后天免疫缺损者和孕妇。

(2)病人、接触者的管理

病人:预防感染,出疹24小时内口服无环鸟苷对减轻症状有效,并应隔离至疹后6天。儿童患者避免服用阿斯匹林,因服用阿斯匹林后可引起Reye综合症,该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脑水肿、肝大、神经系统紊乱,是一种罕见的致死性疾病。密切接触者应隔离至接触后3周。

(3)流行期措施

先天或后天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和成人易感者应避免接触水痘患者,必要时在接触者中口服无环鸟苷、注射高效价人抗VZV血清或注射疫苗。

十、肺结核

肺结核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肺部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我国结核病流行特点为: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率,低递降率,农村疫情高于城市,青壮年结核病患病和死亡比例高。

1、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

2、传播途径:飞沫传染是主要传播途径,患者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或大声说话将带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排出到空气中,被健康人吸入,从而感染结核杆菌。

3、易感人群:儿童、青少年、妊娠期及生产后妇女、老年人等抵抗力较弱的人群;患有糖尿病、矽肺、胃切除术后、艾滋病等疾病的患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杀伤剂的人;生活过度紧张或疲劳过度、生活不规律等;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

4、症状及体征:肺结核病人的临床症状轻重缓急不一,且20%病人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多为缓慢起病,长期午后或傍晚低热,可伴有倦怠、乏力、夜间盗汗、食欲减退、消瘦、面颊潮红、女性病人可月经失调,可有多关节肿痛、四肢结节性红斑或环形红斑,当病变急剧进展时,则出现高热,畏寒,但肺结核高热患者全身状况相对良好,肺部体征常不明显。

浸润型肺结核患者咳嗽轻微、干咳或少量粘液痰;粟粒型肺结核偶可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约1/3-1/2病人有咯血或痰中带血。渗出性胸膜炎常有发热、胸痛、咳嗽等,大量胸腔积液者呼吸困难等。

5、治疗:肺结核患者一经确诊,就要及时给予治疗。合理的化学治疗是消除传染性、阻断传播和治愈患者的关键措施。结防机构为初治及复治涂阳患者提供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原则为: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五项原则。整个化疗方案分为强化和巩固两个阶段。由于临床上患者对抗结核药物耐受性不一样,肝肾功能情况不同(尤其是老年患者)和存在耐多药结核患者,治疗应制定个性化方案,以确保化疗顺利完成及提高耐药结核痰菌阴转率。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等。

6、预防:利用各种形式进行结核病知识的宣传,提高结核病知晓率;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新发病及复发的结核病人,隔离以切断大量排菌的肺结核病人与未感染者接触,防止传播;管理好患者的痰液,污染物可在阳光下暴晒;对新生儿和婴幼儿等未感染结核菌者接种卡介苗后可产生获得性免疫;结核菌素反应呈强阳性者可服用抗结核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7、耐药、耐多药结核病:不规律治疗是造成耐药结核病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原因,耐多药结核病难以治愈。治疗要根据每一患者发生耐药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给药,制定正确、合理的化疗方案,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对耐药、耐多药患者进行完全督导治疗。

十一、流行性出血热

1、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国际上统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中的不同型病毒引起的一类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我国出血热发病居世界之首,而且分布广,发病率高,是国家重大防治的传染病之一。

2、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流行性出血热是通过鼠类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后,病人初期症状为发热,并在身体的某些部位出现血点,中后期发生全身性的毛细血管出血,继而引起病毒血症和代谢功能紊乱,重者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典型病例具有三大主症(发热、出血、肾脏损害)和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由于流行性出血热的先期症状与感冒类似,临床上很容易引起误诊而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3、流行性出血热的危害是什么?

由于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的特殊性(经空气、消化道、接触),感染很容易实现,因此往往会形成暴发流行,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

临床上治疗一个病例,如在发病初期,治疗费用一般为-元,而到中后期则需-0元,给家庭和个人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

4、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由于出血热病毒多寄生在动物体内,鼠、犬、猪、牛、羊、鸡是病毒的宿主,其中鼠是出血热主要的传染源,人们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而感染:①与鼠类及其排泄物接触,污染皮肤(粘膜)经伤口感染(包括咬伤);②鼠类的粪尿等排泄物污染尘埃经呼吸道吸入感染;③鼠类的粪尿等污染食物经消化道食入感染;④鼠体外及窝巢内的螨类、蚤类等节肢动物携带病毒经叮咬皮肤粘膜感染等,另外,可由孕妇患者传播给胎儿。所有人群普遍易感。

5、怎样预防感染流行性出血热?

目前,接种出血热疫苗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发生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对高发病区及其他疫区的高危人群应进行疫苗接种,以在人群中形成有效保护屏障。按照免疫程序半月内基础免疫接种2针,半年后加强免疫1针。

另外,加强个人防护也很重要,必须做到:①整治环境卫生,投放毒铒,填塞鼠洞,防止野鼠进家;②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尿、粪)或分泌物(唾液)接触;③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和饮料等;④避免皮肤粘膜破损,破损时应及时消毒处理,在清理杂物时,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等。

十二、性传播疾病

1、什么是性传播疾病

性传播疾病(STD)是通过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一类疾病。

主要有淋病、梅毒、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软下疳、生殖器疱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即艾滋病)等。

2、性传播疾病的危害

(1)危害个人:轻则引起生殖器官损害造成莫大痛苦,可导致不育或丧失劳动力;重则侵犯内脏导致残废甚至死亡。

(2)危害家庭:患者得病后通过性生活再传染给配偶,或通过分泌物和污染物品的接触,如毛巾、脚盆等再传染给家属,使性病在家庭中传播造成不良后果。

(3)危害下一代:性病除导致流产、早产、死产及先天性畸形外,胎儿在宫内及分娩过程中,通过产道时也会受感染,造成新生儿结膜炎、淋菌性眼炎以及衣原体肺炎,增加新生儿死亡率。

(4)危害社会:性病的蔓延,损害社会风气毒化社会环境,甚至影响人口素质,给民族的繁荣昌盛带来极大的危害。

3、性传播疾病有哪些途径

(1)不洁性乱是性病最重要的直接传播途径。

(2)接触病变的部位、排泄物,或间接接触污染的公共浴池、脚盆、脚布、坐式马桶或其它生活用品而引起传染。

(3)梅毒病原体通过胎盘直接使胎儿受感染,导致先天性梅毒的发生,新生儿通过产道的短时间内感染,引起新生儿淋病或淋菌性眼炎。

4、怎样预防性病

(1)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自觉抵制不合法的婚外性行为和婚前性行为。

(2)坚决取缔暗娼,禁止卖淫行为。

(3)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4)严格执行婚前健康检查制度。患有性病未经治愈者,不得结婚。

5、得了性病怎么办

(1)患了性病不可讳疾忌医,要及时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争取及早诊治。切莫自己购药乱治,更不要找江湖郎中、游医、巫医等,以免受骗,贻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

(2)注意适当休息,接受正规治疗,不可中断,患病期间避免性生活,以免加重病情和传染他人。

(3)性病治疗结束后,医院复查,观察是否彻底治愈或有无复发。

十三、艾滋病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由于艾滋病病毒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感染者因无法抵御各种病毒和疾病的侵袭,导致各种感染或肿瘤而死亡。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①性传播。性接触是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其中异性间性接触传播占70%以上,男男之间的肛交有着更大的传染危险。

②血液传播。如通过静脉注射毒品的人共用未经过消毒的注射器;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等;注射器和针头、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刺治疗用针消毒不严格或不消毒;理发、美容(如纹眉、穿耳)、纹身等的刀具、针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毒:和他人共用刮脸刀、或共用牙刷等。

③母婴传播。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产道、乳汁,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3、什么是“窗口期”?

“窗口期”是指从人体感染艾滋病毒后到外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病毒抗体的一段时间,一般为2周~3个月。在这段时间内,血液中检测不到病毒抗体,但是人体具有传染性。只有等到“窗口期”过后,血液中才会有足够数量的艾滋病毒抗体可以检测出来。

4、日常生活接触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

日常生活中这些行为,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①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抚摸、礼节性接吻。

②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饭、喝饮料以及共用碗筷、杯子。

③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公共汽车。

④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居住、劳动,共用劳动工具,上同一所学校。

⑤购物、使用钞票。

⑥咳嗽、打喷嚏、流泪、出汗、撒尿。

⑦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叮咬。

5、怀疑得了艾滋病,到哪里去检测?

艾滋病抗体初步筛查可到县疾控中心或有初筛资格的医疗卫生单位,医院,确诊须到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

有下列高危行为者应进行艾滋病咨询、检测:

①不安全性行为:男男性行为、商业性行为、多伴性行为。

②共用注射器吸毒。

③输入或注射无安全保证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④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纹身针等。

⑤与艾滋病病人或病毒携带者共用牙刷或刮脸刀。

心理健康知识

公民心理健康的标准及良好心理状态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目前国内较有影响的心理健康标准为以下七条:

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坚强。4、行为协调。5、人格健全。6、人际关系和谐。7、能积极地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

三、怎样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1、要善于自我克制。2、要善于自身排解。3、要善于减轻自己的精神负担。

四、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1、智力发育正常

智力是个体观察、领悟、想象、思维、推理等多种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智力随年龄增加而提高。正常发育的智力指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智商(IQ)在80分以上属智力正常,智商低于70分属智力落后,智力发展落后于实际年龄属心理发育异常,常伴有适应能力低下,是儿童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少数儿童具有超常智力或特殊才能,其智商在分以上,这部分儿童如果心理发展不平衡,也可能伴有适应能力缺陷。

2、稳定的情绪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在乐观、满意等积极情绪体验方面占优势。尽管也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消极情绪出现,但不会持续长久,他们能够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相对稳定。

3、能正确认识自己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自尊、自爱、自重,他们既能客观的评价他人,更重要的是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和把握自己。对自己有充分了解,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感到满意,并且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完善。对自己的优点能发扬光大,对自己的缺点也能充分认识,并能自觉地努力去克服。有自己的理想。 

4、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儿童少年,有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补己之短,并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在别人面前能做到真诚坦率,从而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并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在集体中威望很高,生活充实,是同学们的知己。

5、稳定、协调的个性

人格亦称个性,是每个人所独有的心理特性或特有的行为模式,它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环境的长期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心理健康者具有相对稳定的,协调一致的个性系统。个性系统的心理结构(亦称人格结构)由个性倾向性(包括动机、兴趣、理想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与性格)和“自我”三部分组成,其中气质、性格和“自我”是人格的重要部分。人格表现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心理健康的人有健全的“自我”,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对自已进行客观的评价,能对自己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是:相对稳定的情绪状态,坚韧的毅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自制力。

6、热爱生活

心理健康者热爱生活,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乐趣,积极憧憬美好的未来。能在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已各方面的潜力,不因遇到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能正确对待现实困难,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策略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

7、心理活动与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相适应

一定的年龄应有相应的心理活动特点,如儿童青少年应是朝气蓬勃,心理健康者其心理活动与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应是相适应的。

五、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智力正常

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时,关键在于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情绪健康

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

3、意志健全

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作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行,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4、人格完整

人格指的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5、自我评价正确

正确的自我评价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和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事实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惭,面,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6、人际关系和谐

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交往动机端正。

7、社会适应正常

个体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秩序。做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对应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还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革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与角色相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六、中年人心理健康标准

1、感觉、知觉良好。判定事物不发生错觉。

2、记忆良好。能够轻松地记住一读而过的七位数字电话号码。

3、逻辑思维健全。考虑问题和回答问题时,条理清楚明确。

4、想象力丰富。善于联想和类比,但不是胡思乱想。

5、情感反应适度。碰到突发事件时处理恰当,情绪稳定。

6、意志坚强。办事有始有终,不轻举妄动,不压抑伤悲,并能经得起悲痛和欢乐。

7、态度和蔼,情绪乐观,能自得其乐,能自我消除怒气,注重自我修养。

8、人际关系良好。乐意助人,也受他人欢迎。

9、学习爱好和能力基本保持不衰。关心各方面的信息,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10、保持某种业余爱好,保持有所追求、有所向往的生活方式。

11、与大多数人的心理基本一致。遵守公德和伦理观念。

12、保持正常的行为。生活自理能力强,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七、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等等,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家是躲避风浪的港湾,有了家才会有安全感。

2、充分地了解自己

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对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会得不到想象中的预期结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败的打击;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常常会产生抑郁情绪。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包括三个方面,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老年人退休在家,有着过多的空闲时间,常常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为老年人与外界环境接触提供了条件。

5、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生活中才能体验出幸福感和满足感。例如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但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无兴趣,也不适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够体验成功感和满足感。相反,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但能力很差,力不从心,也会感到很烦恼。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须不断学习。比如:不学习电脑就体会不到上网的乐趣;不学健康新观念就会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水平上。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对于预防脑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联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在人际关系中,有正性积极的关系,也有负性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对不愉快的情绪必须给予释放或称为宣泄,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另外,客观事物不是决定情绪的主要因素,情绪是通过人们对事物的评价而产生的,不同的评价结果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一个人的才能与兴趣爱好应该对自己有利,对家庭有利,对社会有利。否则只顾得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兴趣,而损害了他人或团体的利益,就会引起人际纠纷,而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当个人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愉快感和幸福感。但人的需求往往是无止境的,在法律与道德的规范下,满足个人适当的需求为最佳的选择

职业病防治

一、何谓职业病?

所谓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资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劳动者应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权益?

1、劳动者要通过学习《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自己所履行的义务;了解相关的职业病防护知识;自觉遵守企业制定的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自觉并正确地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隐患及时报告。

2、运用《职业病防治法》,争取劳动者所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包括享受教育培训权、健康服务权、知情权、卫生防护权、对用人单位提出批评和检举控告权、拒绝违章作业权、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决策权、工伤社会保险权、赔偿权及特殊保护权等。

应当明确的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一旦存在事实的雇佣关系,不论用人单位属于何种性质、属于什么经济类型,是否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均可受到该法的保护。

三、用人单位如何体现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

1、通过岗前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告知,告知劳动者本单位主要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如何预防。

2、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告知,告知劳动者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3、设置公告栏告知,将本单位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和工作场所职业病有害因素检测结果等向劳动者公布。

4、使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应在设备醒目的位置上设置警示标识,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

四、用人单位为何要对劳动者进行岗前和在岗期间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

1、通过职业卫生培训,使劳动者掌握职业卫生的知识,提高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2、教育劳动者自觉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3、教育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从而真正起到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的作用。

五、为何要对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有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

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经常和定期的检测,目的在于及时了解职业病有害因素的产生、扩散和变化规律;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程度以及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效果进行鉴定评价。可为保护劳动者健康,采取相应的防护设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六、哪些劳动者可以得到特殊保护?

本法规定未成年工和女工可依法享有特殊的保护。未成年工是指年龄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由于未成年工的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身体的成长还未最后定型,对外界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较差,如果不对其在劳动方面进行特殊保护,势必直接影响其身体发育和健康。因此,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

对女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是由于女职工的身体结构和生理机能所决定的。女性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要低于男性,而对职业病危害的生物效应则要比男性更敏感。职业病危害因素可对生殖系统和生育功能产生特殊影响。因此,企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健康有危害的作业。

七、为何要对劳动者进行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是指对从事某种职业病有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目的是断定劳动者从事某种作业前的健康状况,是否适合参加该有害作业,是否有职业禁忌,是否有危及他人的疾患如传染病、精神病等。为用人单位是否安排就业,尤其是否安排劳动者从事有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提供客观证据。

在岗期间的定期健康体检。这是按一定时间间隔对从事有害作业劳动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常规的必要的检查。目的是及时发现职业病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早期影响,以致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对可疑患者可进行观察,对发现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或有与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者及时调离,安排适当的工作。

离岗时的健康检查,是指劳动者在离岗前对其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体检的内容与项目是依据劳动者所从事的岗位,工种中所存在的职业有害因素情况而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较为敏感的指标,对劳动者进行检查。目的是了解和判断该劳动者从事该有害作业若干时间后,目前的健康状况和变化是否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关。

八、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注意些什么?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将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欺骗。这是劳动者享有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利,劳动者亦应充分地享有这一权利。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没有告知的存在有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的义务,并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中相关条款。

九、劳动者怀疑有职业病应怎么办?

如劳动者怀疑患有职业病,一是要尽快到已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格的医疗机构就诊,初步断定自己所患的疾病是否与所从事的职业有关,如果不能排除职业病,需要带齐职业相关资料,主要包括经用人单位确认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原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以及当地健康检查资料等,到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已取得资质认证的职业病诊断机构作进一步诊断;二是不要背上思想包袱,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如果真的患上职业病,则要积极争取自身合法权益,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十、疑似职业病病人和职业病病人有何保障?

疑似职业病病人和职业病病人均受法律保护。当劳动者遭受或可能遭受职业病危害时,用人单位应及时组织救治,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当劳动者需作职业病诊断时,用人单位应如实提供有关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

编辑:梁山发布梁小微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专业白癜风品牌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yjky.com/shzl/176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