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名家nbsp冯世纶伤寒杂病论

时间:2016-10-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

编者按:历来对《伤寒杂病论》的渊源争论不休,本篇冯老在胡老的研究成果之上提出《伤寒杂病论》源于《伊尹汤液经》的观点,可资借鉴。

====================================

有关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渊源,拙作《伤寒杂病论溯源》中提出《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来自于《汤液经法》,张仲景是经方学派的杰出传人,方剂之祖是过誉之谈。今就其主要理论来源进行不成熟的探讨。

一、张仲景并非据《内经》撰写《伤寒杂病论》

自成无己以《内经》注《伤寒》,后世多认为张仲景依据《内经》撰写了《伤寒杂病论》,其主要依据是《伤寒杂病论》原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因为有《伤寒论》序,人云亦云,多信其实。但也有不少人提出异议,如经方大师胡希恕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仲景书取法于《汤液经》”,认为此序有问题,并在多次讲座中指出原序从文字、语句、声律上看非仲景本人之作有关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渊源。近在南阳听钱超尘教授讲授其考证论文,持此观点,并提供了有力证据。钱老指出“撰用以下23字为后人所加。”并据杨绍伊的《伊尹汤液经》研究认为是王叔和加入,其大意是:仲景序中,“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平脉辨证》”五句,与“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矣”,至“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一节,悉出叔和撰次。知者,以此篇序文,读其前半,韵虽不高而清,调虽不古而雅。非骈非散,的是建安。“天布五行”,与“省疾向病”二段,则笔调句律,节款声响,均属晋音。试以《伤寒论》中词句滴血验之,即知其是一家骨肉。更证以《千金方序》文中引“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至“彼何荣势之云哉”一节,称张仲景曰。而《序例》中引“天布五行以运万类”至“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一节,不称张仲景曰。即知其语,非出自仲景之口。再以文律格之:“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文律中为浑说,“撰用《素问》、《九卷》”等五句,在文法中为详举。凡浑说者不详举,详举者不浑说。原文当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此本辞自足,而体且简。若欲详举,则当云“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不当浑说后又详举也。且仲景为医中汤液家,汤液家举书不举《汤液经》而举《素问》,不数伊尹而数岐黄,何异家系中不系祖祢而谱东邻也。至其下之“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云云,殊不知三部九候,乃针灸家脉法,非汤液家脉法。针家刺在全身,誓不能不遍体考脉;汤液家重在现证,脉则但候其表里寒热、脏腑虚实、荣卫盛衰以决其治之可汗、不可汗,可下、不可下而已。故诊一部亦已可定,不必遍体摩挲。以汤液家而用针灸家骂汤液家之语骂人,仲景纵亦精于针灸脉法,何至遽聩瞀而矛盾若是!

著名中医文献学家李茂如先生认为:“应知现传《伤寒论序》出自宋臣所载,其文向以愤世洒泼称著,特专以文章为言耳;若果据以辨章学术,则深知其文真伪错杂,绝难尽信。宋版《伤寒论序》大抵半属仲景之言,半出唐宋医家夸诞之词,试检唐初孙思邈《千金方序》,标名引述云:张仲景曰:当今居世之士……何荣势之云哉一段,信属仲景之言;而夫天布五行……夫欲视死别生固亦难矣一段,别载于《千金方·治病略例第三》,则明系孙氏之言。举此,略证今本《伤寒论序》乃杂引后世之文,不可尽为考溯之据也。清代曹禾《医学读书附记》对此辨之甚详……治学贵在严慎辨察,去伪存真,所称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云者,既非确属仲景之言,且亦不合《伤寒论》之实,盖为后人不察本源而妄事增附之文,岂可据为论证乎?”

总之,从以上的考证资料说明“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等不是张仲景手笔,是后人所加,也就是说只就《伤寒杂病论》序看,不能证明张仲景依据《内经》撰写了《伤寒杂病论》,其医学理论也不能说是来源于《内经》。

又有的人非常强调《伤寒杂病论》的理论主要依据《阴阳大论》,但据《敦煌医药文献辑校》记载的《伤寒杂病论》(乙本):“32仲景曰:《阴阳大论》:凡伤寒之病……”,马继兴注解到:“此书抄写年代为……在唐高宗时期”,“宋本在第四十八条之首并无‘阴阳大论……’字样,宋本第一条虽引有《阴阳大论》……但该引文距第四十八条相去甚远,已不属引文范围”。这里不但说明《阴阳大论》是后人所加,而且其各条文中并无《阴阳大论》的内容。因此,说张仲景引用《阴阳大论》也是无据的。

二、《伤寒杂病论》源自经方理论体系

任应秋老师认为中国医学最古的流派为三: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并认为张仲景系《神农本草》一派,这是符合中国医史实际的。晋·皇甫谧《甲乙经序》云:“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宋刻《伤寒论》序也有“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的记载。从药物理论来看,更能看出《伤寒杂病论》与《神农本草经》一脉相承,而与《内经》不同。如《神农本草经》在论述药味功能时,是从病证特点描述,而不见脏腑经络等理论。如干地黄谓:“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鳖甲谓:“味咸,平。主心腹癥瘕坚积、寒热、去痞、息肉、阴蚀、痔(核)、恶肉。”阿胶谓:“味甘平,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这类药,都未提到“养阴”、“滋阴”作用。在《伤寒杂病论》中也看不到养阴滋阴之说。张仲景用鳖甲只是取其主治“癥瘕、痎疟(疟母)”,也不是用其养阴滋阴作用。而脏腑辨证都把这类药物视为有补心肾阴、养阴滋阴的作用。因此,从理论体系看,《伤寒杂病论》是承系《神农》、经方体系,而没有承系《内经》体系。

从两书的内容来看,对疾病的概念、理论概念有明显不同。如对疟疾证治,《金匮要略·疟病》篇第4条:“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烦痛,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是说疟病脉自弦,已在前论述,今温疟脉不弦,故谓其脉如平。热结于里,则身无寒但热,复有外邪,则骨节烦痛;气冲热壅,故时呕也,此是温疟用白虎加桂枝汤治疗。对此《内经》有着不同的概念。《内经·疟论》篇曰:“帝曰:先热而后寒者何也?岐伯曰: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瘅疟”。这里的瘅疟很明显是《金匮》所说的温疟,此温疟不同于《金匮》的温疟。又如对癫狂的论述,《内经》与《伤寒杂病论》也截然不同。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躁狂越,皆属于火”。《难经·二十难》曰:“重阳者狂,重阴者癫”。《素问·脉解篇》曰:“所谓甚则狂癫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癫疾也。”即把狂的成因,主要归结为火热、重阳。而《伤寒论》第条曰:“伤寒脉浮,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把惊狂的成因主要归结为亡阳,概念大相反,可见两者有着理论体系的不同。因未明两个理论体系的不同,而总是按《内经》释《伤寒》往往产生费解或笑话。如对“亡阳必惊狂”,有的注家谓:“本方中的亡阳和少阴证的亡阳不同。少阴亡阳是有汗出肢冷,筋惕肉瞤的证候;火邪的亡阳,则是惊狂卧起不安。因为前者所伤是肾阳,后者所伤是心阳,伤肾阳的宜四逆、真武,伤心阳的宜桂枝救逆。本节是因火邪逼迫,心神耗散以致惊狂不安,所以用桂枝汤去芍药之苦平,加蜀漆之辛散,目的是使火邪气与外邪一时并散……”已知病机是心阳耗散,治疗还要散火气?怎能圆其说?又如对《伤寒论》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的注解,把“无阳”解释为“阳气虚”或是“表之寒邪轻,而里之温热重”,用《内经》解释,望文生义,岂能全通?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伤寒杂病论》与《内经》为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只就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证看即可明白。“伤寒脉浮,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是说伤寒脉浮,本宜麻黄汤发汗治之,而医以火迫使大汗出,乃错误的治疗,徒亡津液,不但表不解,反导致急剧的气上冲,并激动里饮,而发惊狂,以致卧起不安。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能治火劫亡阳的逆治证,故又特称之为救逆汤。此方为桂枝汤去芍药加祛痰的蜀漆、镇惊的龙牡,故治桂枝去芍药汤证有痰饮而惊狂不安者。值得说明的是,蜀漆苦辛平,为除痰、截疟药,并无解表散邪作用,临床常以半夏、茯苓等代之,疗效颇佳。这里可看出《伤寒杂病论》的亡阳与《内经》的亡阳概念是不同的。

总之,从理论体系看,《伤寒》不同于《内经》,《伤寒》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

三、《伤寒杂病论》的六经来自八纲

因成无己以《内经》注《伤寒》,故后世多宗其说,其原因也系《伤寒杂病论序》撰用《素问》等句。今已知此非仲景所写,撰用《素问》已属无据,实际判断其理论是否来自《内经》,还要看全书的主要内容。

从其内容看,六经的概念即是八纲。《伤寒论》属经方体系,经方的理论主要用八纲辨证。《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结,反之于平”。是说经方理论的形成,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从常见病反映出的症状不同,用不同的药物治疗,以药物的寒热温凉不同,来治疗人体不同部位的寒热虚实证候,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这便是八纲理论。汉代的《汤液经法》反映出了八纲辨证理论和方证经验,而《伤寒杂病论》也有相同的反映,不同的是增加(上升)了“六经”辨证理论,而这一理论是由八纲辨证衍生而成。分析《伤寒论》的六经实质,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之三阳,太阴、少阴、厥阴之三阴而言。《伤寒论》之六经,虽称之为病,其实质是证,而且来自八纲,是把症状用八纲分类所归纳的六种证候。八纲中的表、里、半表半里三者,都是病位的反映,而阴、阳、寒、热、虚、实六者,都是病情的反映。这样,证候的病情属阳热实,病位在表者即是太阳;证候的病情属阴寒虚,病位在表者即是少阴;证候的病情属阳热实,病位在里者即是阳明;证候的病情属阴寒虚,病位在里者即是太阴;证候的病情属阳热实,病位在半表半里者既是少阳;证候的病情属阴寒虚,病位在半表半里者即是厥阴。这里要注意,八纲也好,六经也好,这是我们的先辈通过观察上千上万急性、慢性疾病反映出的症状总结出的六种证候,即无论是什么病,其发病、变化、痊愈、或死亡,证候的变化皆不出这六种。所以,六经不是脏腑经络的六经,而是用八纲归类的证候,是经方自成体系的证候理论。

四、辨方证产生了六经理论

陶弘景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曰:“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感尊奉之……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但以某药名之,亦推主为识之义耳”。从这段话中可明确以下二个问题:

其一,张仲景主要依据二旦、大小、六神等汤撰写了《伤寒论》。

《伤寒论》的主要方证源自《汤液经法》,其主要内容是继承和发扬、论述了这些方剂的组成和其适应证。分析《伤寒杂病论》,其主要内容是六经辨证和辨方证,尤其注重辨方证,近代经方大师胡希恕曾提出: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是在强调经方理论的特点。《伤寒杂病论》对每一个方证,论述非常精详,既说明其主要适应证,也详述其禁忌证及类似证、鉴别证。例如《伤寒论》就有20多条提到桂枝汤,《金匮要略》中也有论述,其加减方证论述则更多。对一个方证论述如此精细,是在告诫后人辨方证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人们,在辨方证时,要注意到证的病位在表、在里,还是在半表半里,证候的病性属阳还是属阴。如《伤寒论》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第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第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等。根据证的情况、特点,在表属阳热实者为表阳证(太阳病),在表属阴寒虚者为表阴证(少阴病),在里属阳热实者为里阳证(阳明病),在里属阴寒虚者为里阴证(太阴病),在半表半里属阳热实者为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在半表半里属阴寒虚者为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这就是张仲景在辨方证过程中,总结出的六类证候,也即后世所称的三阴三阳、六经,从而形成了六经辨证理论,这一理论又反过来指导辨方证,使《伤寒论》成为六经辨证、辨方证的完整的经方理论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的津村顺天堂制成了小柴胡汤颗粒制剂,同时东京近畿大学有地滋教授发表了“津村小柴胡汤颗粒对慢性肝炎有治疗效果”的报告,一时间在日本引起了轰动。小柴胡汤制剂成为了畅销药,舆论认为日本汉方走向现代化。短短几年里,津村顺天堂成了世界注目的制药企业,财富积累走向顶峰。但自年不断报出小柴胡汤引起间质性肺炎的新闻后,津村顺天堂于年破产,年其社长津村昭被判刑3年。对这一事件,一些人认为这是“小柴胡汤的副作用事件”,而日本的中医界人士则认为,这是没有遵守中医辨证论治的结果,并且揭露出有地滋不让年青人学习《伤寒论》,并且强调“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有关小柴胡汤的‘证’消失了,还要长期服用小柴胡汤”、“汉方药非常安全,长期服用也没有问题”的错误论调。这说明,不辨方证,只是根据西医的诊断就给服小柴胡汤制剂,是造成所谓的“小柴胡汤副作用事件”的根本原因!这一历史的教训,说明了辨方证的重要性,即所谓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其二,“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是明了《伤寒论》理论特点的大眼目。

“避道家之称”这里有两重意思,首先指张仲景改变了方证名,如小阳旦汤改称桂枝汤、小青龙汤改称麻黄汤等。其次是改道家的理论为经方理论。据《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记载:“依《神农本草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经。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卷,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也……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这里要说明的是,六十首方证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有记载,它们是:辨五脏补泻方39首,二旦、六神、大小等汤16首,急救方5首。不论是从方证名称看,还是从语言论述看,《汤液经法》有道家的五行、五脏观念,而《伤寒杂病论》却没有这些观念。例如《汤液经法》中的小泻脾汤,《伤寒杂病论》改称四逆汤;建中补脾汤改称小建中汤;小补脾汤改称理中汤;小补心汤改称栝楼薤白半夏汤;大补心汤改称栝楼薤白桂枝汤……显然,方证名仲景不再沿用五脏的名称,即使用原脏腑名,也失去了原脏腑概念。如《汤液经法》的小泻心汤,《伤寒论》称之为大黄黄连泻心汤,其适应证是里实热证(阳明病),这反映出仲景由“五元论”走向“一元论”,即吸取了《汤液经法》中的方证内容,舍弃了五行、五脏理论,而独重辨方证理论,并把方证按六经(八纲)分类,创立了六经辨证提纲。

张仲景避道家之称,主要是避除五行、五脏之称,改成以某药名之的方证名,即把“五元论”改成为“一元论”。张仲景从反复临床实践中认识到,某方剂的适应证是辨证的关键,药与证相应是治病的关键。例如桂枝汤(小阳旦汤)的适应证是: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桂枝加葛根汤方证为: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项背强几几。一味药物的不同,意味着相应的适应证不同,甚至药味相同,用药剂量不同,其适应证也不同。所以指导应用方证的理论只能是辨方证的“一元论”,即有是证用是方,而用五脏、五行辨证是难于准确的。如《汤液经法》中的小泻脾汤,方药组成为附子一枚(炮),干姜、甘草(炙),各三两。治脾气实,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肢冷,脉微者。而小补脾汤,方药组成为人参、甘草(炙)、干姜各三两,术一两。治饮食不消,时自吐利,吐利已,心中苦饥,无力,身重,足痿,善转筋者。从八纲辨证来看,两方都用于里虚寒,都是温阳重剂,但前者称为泻脾,后者称为补脾,实际温补重于后者,到底补什么泻什么让人难以理解。故张仲景避道家之称,把小泻脾汤改称四逆汤,凡见“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或“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即辨方证凡见四逆,脉微弱,里虚寒甚(太阴病),属四逆汤证者即可用之。如按五脏补泻辨证,补脾、泻脾很难对应。从这里也可体会到张仲景为何方证名“避道家之称”,不再沿用五脏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辨证不再用五行、五脏理论。

  纵观以上所说,张仲景并不是根据《内经》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主要方证源自于《汤液经法》,其理论源自于经方体系的八纲。张仲景继承了《汤液经法》的医药知识,并发扬了经方理论,是经方的杰出传人。他在总结整理经方的方证和理论时,通过“避道家之称”完善了方证辨证,并由八纲辨证、辨方证发展为六经辨证,撰成了《伤寒杂病论》。如果要简述《伤寒杂病论》的特点,可以说它是一个根据临床常见病(急性病、慢性病、传染、非传染、外感、内伤)的症状反应,用六经(八纲)辨证详辨方证后,据方证用药治疗疾病的独特的医疗体系。

后面是胡希恕老先生关于《伤寒论》与《内经》所秉承的理论体系的不同的阐述:

就說是這個書啊!前聖後賢。這個書是聖賢留下的,張仲景也算醫聖了吧,這是一種看法,這就是所謂的古典經文哪。那麼又有一種看法呢,說這個書叫《傷寒論》,那麼主要就是論述傷寒了,不能治雜病。你像李東垣說(傷寒論)是不能治內傷。說張仲景長於治外感,認為就是不長於治內傷了。還有的說《傷寒論》所載的方劑都是古方,古方不能治今病,上次咱們還有人提這個問題。這些說法呀,統統是錯的。我們解答這個問題呢,就得對這個書怎麼來的(進行瞭解)。那麼我們才能有一個正確的看待的方法,那麼這就不能不談中醫的發展的問題了。中醫的發生、發展呢,比較久遠。這個書在張仲景這個時候,距現在快到兩千年了,一千六七百年過去了。那麼這個書有這麼完整的體系,可見中醫的發展那還早的多。由於那麼早,所以中醫的這個辨證施治這套東西不是在某一個基礎理論上研究出來的,像西醫那樣,它絕不是。因為什麼呢?當時的時代大家都可以想像出來,限於科學水平它不可能,而且又沒有什麼好的器具,想要對病變的本質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在人身的反映上,就是咱們現在說的證候吧,在這個上面想辦法治病,中醫的開始它是這麼來的。這麼來的,你們想一想這是很不容易了。那麼這個時間的經過它相當的長久,是經過多少個人體,很長一個時間,逐漸的觀察,逐漸的實踐,他也在這個疾病上看出了一些規律,這個規律呢就是一般的規律。那麼什麼是一般的規律呢?咱們這個書就要講了,這個六經就是的,他說六個類型嘛。(還有)八綱,這都是一般的規律。就是疾病基本是共同的,它有一般的反映。那麼古人呢經過很長的時間,他得出很多的結論,尤其首先得出的是疾病發展的一般規律結論,那麼在這種一般的規律上他想治病的方法。當然那個時候也是實驗,那個時候就是先從實驗來的,他逐漸的實驗來實驗去,做出了一種很可靠的結論。在以前記載這些結論的書最較早的就是《湯液經》。

《湯液經》這個書出的儘管晚,但是發展最早了。叫《伊尹湯液經》,說這個書是伊尹作的,伊尹是商代宰相啊,這個也是不可能的。這個就是以前舊社會呀,封建時代作書的人也不知道中醫是誰搞出來的。那時候結論是很清楚了,很有了啊,那麼只能說是聖人,就像咱們這個《本草》呀弄到黃帝身上了。咱們講《內經》,說是岐伯和黃帝,都不外乎是皇上宰相這一幫人。他們是天呀!生而知之嘛!這是錯誤的,這是歪曲歷史。實質的作書人呢,他也不準是反動,可是他的確也不知道,他不是一個人。所以中醫的發展呀,不是一個時代,更不要說某一個人了。無論是伊尹,或者張仲景,他都不可能一個人完成這麼一個東西。它是從經驗來的,所以中醫學簡單的說就是經驗醫學,就是從這個疾病鬥爭中搞出來的。那麼張仲景這個書呀,它是從《湯液》來的。這個在《甲乙經》中就有,他說:「仲景論廣《湯液》,為數十卷,用之多驗」。同時在這個書,我們現在這個本子裡,全把王叔和那套東西給拿掉了。他這本書有《傷寒例》,《傷寒例》是由王叔和作的。王叔和搜集仲景的舊論,他搞了這個書。那麼他也說是「仲景舊論,脈證聲色,真方,有神效者」,他就是基於這些東西「擬防世急也」,就是這個時候就有的。那麼仲景他也不是杜撰的,他是對《湯液經》,說他論廣,他有所發揮,這是肯定的。

那麼我們想像《湯液經》這個書,它就好像《本草》,比如說桂枝湯,桂枝湯底下就有了太陽病什麼情況之下來用它,是這麼一種德行(情況)。(湯液經)總是以方劑為主的,一聽這個名呀,叫《湯液經》。那麼張仲景呢他就不是用這麼辦法了,他是把方劑擱到一個病上,你像這個《金匱要略》就是的。像「水氣病」啊,「痰飲」啊,針對一種病,那麼這種病裡頭需要哪個方劑,他就把這個方劑拿來。可是方劑的這種應用啊,依本《湯液》,方法不一樣。那麼我們這個《傷寒論》也是,它是治傷寒。我們中醫說的這個「傷寒」,它是不局限於傷感外寒,它是廣義的,凡是這樣熱病之屬,都叫傷寒,我一會講你就知道了。他是拿出這麼一種病,而用《湯液經》各個方劑,徵引很多。那麼中醫它是通過實驗來的,一切的方法規律,一律像王叔和所說的這個是「真方,有神驗者」,有神效者。這些東西都是通過實踐的結論,它是客觀存在的一種事實。古時候是這樣的,現在還這樣,它是客觀存在,它是自然界的一種規律,它不變的。我們講這個幹什麼呢?所以現在學這個還可以用嗎,不像他們說的古病(古方不能治今病)。

它是注重這個只要合乎這種事實,你用它就有效,它是客觀存在的東西,所以中醫辨證主要是以張仲景為代表的。那麼它是根據一般的規律,你想想根據一般的規律找出的方法,它就是治一切疾病的方法,它不是專對某一個疾病。因此我們對《傷寒論》總要有這麼一個認識,這個認識這裡頭一點不詭辯呀。咱們根據發展的時代,尤其我們這幾年的應用,在我個人身上,我這幾十年,我所用的方劑都是根據古方,並沒有說適於古病,不適於今病,只能治傷寒不能治雜病,這一切我們根據實踐證明,都可以把它反駁了。不是!的確是有效果,而且用之(得)當,確實有神驗。那麼我們對於《傷寒論》,應該有這麼一種認識,就是仲景用的湯液是比較可靠的,所以前頭這個《序言》:「撰用《素問》……」等等的,與皇甫謐這個說法根本是矛盾的。那麼根據我們看呢,當然根《內經》也是毫無關係。

這個湯液經這個書啊,他就是記載咱們說的六經這個辨證這種東西,哪個方劑,他是以方劑為主了。張仲景根據那個時候,可能張仲景這個人啊是這個湯液經的傑出的傳人,他是有所整理,有所發揮,所以皇甫謐也說,論廣《湯液》為十數卷,也沒說他是照抄的,但是古人這種結論是從那書上來的,那麼張仲景呢,你看他這個方劑,你就看出來了,你看桂枝加芍葯湯,他說本雲桂枝湯今加芍葯,可是這個加桂可能是他的,那個本來的方劑呀還是擱本地擱著呢,他給你註明,全是,非常準。我認為他這個書啊,決不是他自己,個人沒這麼大的精力,中醫這個東西他是通過實踐搞出來的,通過實踐,一個人他的壽命多短哪,那你把那個還能把這個病的一般規律都把它搞清楚,還能試驗出來某種方劑對某種具體的證治,百試百效的,或者是都試驗出來,哪能啊!一個人他不可能啊,你就拿這個脈吧那也不是一個短暫的時間就把他發明出來呀。所以那也經過極長的時間,不過到這時候之前,就是湯液經,那個問世,中醫這套辨證施治呀那就是長成了,那當然也不是一個人的,那就是積以前的結論,所以中醫他是這麼樣一個發展的。那麼現在最可靠的呢就是這個方法方式,所以咱們講這書啊也把它擺清楚,今天咱們就這樣子,把這個三陽病擺清楚。那麼古人的一個看法,我們知道他跟內經不一樣,你們回頭看看內經,內經是這麼說的,他說這個六經呀,遞傳,由太陽傳陽明,由陽明傳少陽,咱們在臨床就沒看到過陽明傳少陽的病,沒有;更沒有六經治完了回頭再傳太陽,更沒有,所以他不是從內經上來的。內經還有一點也不是。內經說太陽陽明少陽三陽皆主表,可汗而已,他這個說陽明不可發汗少陽不可發汗那他怎麼能是,所以我們我們這都是可以討論的,那麼他什麼方法呢?

第一個它是由表及裡,由表及半表半里,可能這樣,也有從半表半里再及裡,這是他的規律,所以我又把他擺出來了,太陽病這麼治,可發汗,那麼禁吐禁下禁溫針是吧,就根據這個書啊,那麼陽明病呢?陽明病,實,不只熱而且實,那要用承氣湯,只是熱,尤其外熱,我們那天解釋,註解也說了怎麼樣用,白虎湯。這都是他的規律方法呀。那麼少陽病呢?只能用和解,既不能吐也不能下又不能發汗,這就是我們這種規律呀!始終是這樣,那麼怎麼來認識這套規律就是我們方才討論的那套東西,什麼叫作陽什麼叫作陰,為什麼太陽是表陽明病是裡,少陽病半表半里,那麼是不是在表就是太陽經絡呢,經絡受邪呢,這都值得討論的,古人一個看法,我們現在離開這個看法行不行?所以這個東西挺重要。研究嘛,我們就得從這個書,把這個規律,擺出來,我們再通過這個各人都有思想吧,咱們怎麼來認識它,更較比合適,我是這麼一個看法。

读书心得:

胡希恕老先生的几番话非常好,好在哪儿呢?

第一是正本清源,阐述了《伤寒杂病论》是怎么来的。它是怎么来的呢?它取形于《伊尹汤液经》。《伊尹汤液经》其实也不是伊尹写的。它不是一本圣贤之书。它不是某一个人写出来的,而是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的结晶。这就是正本,说明这部伟大的书,是几千年临床实践的结果。不是神仙也不是外星人作的,而是人的经验的累积。

第二个说出了伤寒论的特点。现在有些谈道的,说玄的,也喜欢往《伤寒杂病论》上扯。可是《伤寒杂病论》恰恰就是一本 “避道家之称”的书。张仲景为了“避道家之称”,作了多大的工作啊。

“避道家之称”这里有两重意思,首先指张仲景改变了方证名,如小阳旦汤改称桂枝汤、小青龙汤改称麻黄汤等。其次是改道家的理论为经方理论。据《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记载:“依《神农本草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经。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卷,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也……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这里要说明的是,六十首方证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有记载,它们是:辨五脏补泻方39首,二旦、六神、大小等汤16首,急救方5首。不论是从方证名称看,还是从语言论述看,《汤液经法》有道家的五行、五脏观念,而《伤寒杂病论》却没有这些观念。例如《汤液经法》中的小泻脾汤,《伤寒杂病论》改称四逆汤;建中补脾汤改称小建中汤;小补脾汤改称理中汤;小补心汤改称栝楼薤白半夏汤;大补心汤改称栝楼薤白桂枝汤……显然,方证名仲景不再沿用具有道家色彩的名称。

为什么要去道家色彩呢?就是要去那些玄玄乎乎的东西,让中医学回归于实证。

我老师常说,看这两本书,有点像医院病历,有什么症状,体征,怎么用药,怎么加减,病人预后怎么样,哲学的东西少,客观的东西多。

第三是,澄清缪误。我曾和一个网友在帖子中聊。我说中国几千年来就爱作假。他说那只是近三十年的事。我说那你翻翻二十四史,认真读读。这些人啊,因为不读书,做梦都想不到,伤寒论的序言,就是假的,是伪作。

胡希恕老先生有这么一段话,真是震耳发聩:“所以張仲景這個書啊,據這個皇甫謐,晉人,作這個《甲乙經》說的,他說論廣湯液為數十卷,他這個書是有藍本了,不是他自己創作的,創作不了這麼……。在他以前吶有本《湯液經》,在《漢書》上也的確有,他們有說伊尹作的了,當然那是無稽之談了,中醫這個不是一個人作成的,它是一個從臨床實踐中逐漸搞出來的,當然有個很長的時間了,不過在《湯液經》那個時候,它這個概要都具備了,你像這個六經名病啊,具我的想法在這個《湯液經》上,那麼張仲景呢在作這個書的時候,他是根據《湯液經》。皇甫謐這個人啊,他不只是對醫學有修養,他是個歷史學家,所以張仲景跟同郡的張伯祖學醫,那都是皇甫謐說的。皇甫謐這個人可有考據,所以咱們這個書上這個序言啊要不得的,他那個新本就沒有了,這個序言是假的,你們很容易就看到了,皇甫謐是晉人,跟那個王叔和差不多,這個書是王叔和撰述的,假設有這個序言,這個序言明說是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這套東西,皇甫謐不會不尊重本人的序,說他是從這個《湯液經》上來的,他說他這個論廣湯液為數十卷,可見這個皇甫謐那個時候沒有這個序,這個序可能是南北朝那個時候搞的。”

胡希恕老先生经常痛心疾首:以内经来解伤寒论,那是越解越错。

读书心得:阴阳

伤寒论中的阴阳指的是什么呢?胡希恕老师的讲解让人醍醐灌顶。

伤寒论中的阴证,阳证,不是现在辨证说的阴虚,阳虚。它这个阴阳指的是性,阴性,阳性。结合人体,什么是阴性,什么是阳性呢?阳性就是太过,阴性就是不及。

人有了病,生理机能会改变。有时比健康人“太过”,太过就是发了兴奋地,亢奋的证状,这类症候叫阳性证。有时呢,则比健康人“不及”,什么是不及呢?不及就是沉衰的,抑制的,这类症候叫阴性证。我老师曾经问我什么是一个健康人?我一时蒙了,答不出。老师笑,阴阳平衡就是一个健康人了。

什么是六经呢?

疾病万变,反映到人体就是三个部位,不是表,就是里,或者就是半表半里。人的生理是万人皆通的,所以反映出的病,就有一定的方位。不是说光患了伤寒,会有这三个方位,患了万病,都有这三个方位。

六经呢,就是表,里,半表半里三个病位,它反映出两类病情,一个是“太过”的阳性病情,一个是“不及”的阴性病情。于是我们就可以给表,里,半表半里分辨阴性,阳性了。

病位在表,病性属阳,那么就是太阳证。

病位在表,病性属阴,那么就是少阴证。

病位在半表半里,病性属阳,那么就是少阳证。

病位在半表半里,病性属阴,那么就是厥阴证。

病位在里,病性属阳,那么就是阳明证。

病位在里,病性属阴,那么就是太阴证。

知道了六经的定义。学习起伤寒论来就容易多了。因为了解六经的含义,是了解伤寒论的入口。至于为什么病位在表,病性属阳,就是太阳证了呢?这不是信口胡说的,而是一一考证伤寒论的方证后得出的结论。关于这些,在了解了伤寒论治疗六经的方证之特点后,就能明白。









































如何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用什么中药治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yjky.com/shyf/108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