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的几种重要学术渊源二

时间:2016-11-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作者:傅延龄

编辑:经方全球同学会

  二.《黄帝内经》

  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黄帝内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其成编则在战国至西汉之际。《黄帝内经》是《伤寒杂病论》的重要的理论基础。仲景在《伤寒论·序》中言:“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一般认为,仲景所说的《九卷》就是《灵枢》,与《素问》合为《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它是《伤寒杂病论》的理论基础。至于张仲景所说的《阴阳大论》,据林亿校正《素问》时提出的看法,《素问》与《阴阳大论》原为二本书,王冰将二书合而为一,仍名《素问》。《素问》之七篇大论便是《阴阳大论》的内容,主要论述运气学说。后世医家如成无己等用《素问》中七篇大论之理解释《伤寒论》。

  这里选择几个与伤寒相关的问题看《伤寒杂病论》与《内经》的关系。

  

  (一)伤寒的概念

  关于“伤寒”,《内经》认为是“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病原。《内经》指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此外,《素问·热论》又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句话可以有两种理解:其一,热病就是伤寒,伤寒即是热病;其二,热病大多属于伤寒一类的疾病。

  张仲景继承了《内经》中伤寒的概念。但张仲景著作中伤寒的概念与《内经》也有一些不同。《伤寒例》云:“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历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伤寒杂病论》明确提出触冒寒冬而病伤寒,不过伤寒虽然主要发于冬季,但春夏秋皆有发生;《内经》里也有伤寒伏气学说,但张仲景明确提出了“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夏、秋乃发。

  (二)伤寒的分证

  张仲景对《素问·热论》伤寒三阴三阳分证的方法有很多发展,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伤寒三阴三阳辨证体系,后世又称六经辨证体系。《素问·热论》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仲景之六经辨证体系对《内经》三阴三阳辨证方法有很多的发展。《素问·热论》只论述了伤寒的部分热证、实证,而未论及虚证、寒证;论其变化仅及于“两感”,论其治法亦只局限于汗、下二法。而《伤寒杂病论》则全面论述了伤寒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证候特点,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寒热虚实病变皆有细致的论述,治法则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赅备,针药合施。《素问·热论》论三阴三阳病证但言其常而不及其变,而《伤寒杂病论》则详细地论述伤寒的各种兼证和变证;《素问·热论》论伤寒的传变拘于时日,而《伤寒杂病论》论伤寒传变则不拘时日,而以脉证为凭。

  有学者认为,仲景六经辨证是在《灵枢·经脉》十二脏腑经络基础上发展而来,但不排除受到《素问·热论》的影响。若将《伤寒论》与《灵枢·经脉》联系起来看,则伤寒三阳三阴病变机制及其传变规律便能得到较好的解释。如太阳经证不解循经入腑,则出现蓄水、蓄血之腑证,这都与脏腑经络之间的络属有关。如果仅仅将《伤寒论》与《素问?热论》联系起来看,六经病变的一部分外在表现和发展趋势就难以从脏腑经络的结构、功能上说得明白。

  未完待续……

本文摘自《张仲景医学全书·医学源流》(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年1月第2版)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是一个全球中医人学习经方的平台

请您







































北京最专业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前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yjky.com/shby/114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