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求古训伤寒论开篇

时间:2022-7-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伤寒论》

成书背景

从自然角度来讲:

东汉末年,战争连年,天灾不断,史书上有记载的(在仲景存世的这几十年之中),大的自然灾害就有22起之多:旱灾、水灾、海水倒灌、河堤决口、地震、台风蝗虫、泥石流,能够你能想象到的自然界的灾害在仲景的存世的年代都有。而且在史书上能够记载的,就不是局部的、小的灾害,这就造成了生产力被破坏,生产水平下降,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抵抗力降低,这就造成了大量的、长期的传染病的大面积流行。所以历史上有句话,叫做"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从战争的角度来讲:

张仲景和曹操、刘备、华佗都是同时代的人物,东汉末年,三国纷争,战争连年不断,而中国历史上又有一句话,叫做"大兵之后,必有大疫",正是这战争的连绵不断和自然灾害的连绵不断,导致了传染病的大面积流行。

所以在《东汉会要》记载历史大事件的这本书里头说"中原大地,白骨委积,人相食啖"。"白骨委积,人相食啖"就已经是人吃人的这样的一种社会背景了。所以在《东汉会要》的描述,当时的百姓"不死于兵,即死于病"。建安文学,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璨,他有一首诗叫《七哀》,里面有这样一段话,说"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啼声,挥泪独不还。未知身所往,何能两相完"。这是一段什么样的话呢?他说他在路上走着就看到有一个饿得面黄肌瘦的这样一个妇人,抱着孩子就扔到大路边的草丛中,回头听见孩子的哭泣声,自个擦擦眼泪,不再回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未知身所往",自己吃了今天的饭,不知道明天自己要到哪里去。自己的性命都不能保,"何能两相完?"怎么能够使我和孩子都能够生存下来呢?所以她忍痛把孩子扔掉了。这样一个社会,自然是传染病大面积地流行,所以,在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里头,他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就是:我的家族是很大的家族,曾经有过二百多口人,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建安纪年,就是公元年。建安元年以来,不到十年的时间,我这二百多口的家族,死了三分之二,这三分之二有十分之七的人是死于伤寒病(伤寒病就是指的外感病的总称),就死于传染病、死于外感病,所以他本人作为一个医生,看到这种情况,又没有更多的办法来防治这些传染病来挽救这些亲人和百姓的生命,才激励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了《素问》、《九卷》、《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自己平脉辨证,这样才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所以这样的一个社会背景,对张仲景的探索防治传染病的这种路子,是一种激励,是一种督促。另外使他也有机会有大量的临床实践体会和实践经验,也使他有机会来收集防治传染病的这些经验和方法。大家说了,你今天是伤寒教研室的,你能不能够写一个治疗传染病的一个新的东西?我说我要抄书是可以的,你要让我谈实践经验我是没有的,因为传染病现在很少,即便有医院医院住院去了,在我们的普通内科门诊几乎见不到。所以我不能写出象张仲景这样的著作来,因为没有这样的社会背景和实践条件。你看不到多传染病,而张仲景当时天天看到的就是这些病,所以他才能够有机会积累经验,收集当时的医家和百姓和传染病做斗争的经验和教训。

(图片来源:百度)

1.医经与经方

从学术背景的角度来说,在汉代以前,医学著作分了两大门类,一类是"医经",就是基础理论著作;一类是"经方",这里所说的经方就是经验用方。在班固所写的《汉书艺文志》里,记载了东汉以前的医学著作。有医经7家,有经方11家。

医经7家包括了《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还有《(白氏)旁经》。

从流传到今天的《黄帝内经》这一部书来看,它完全是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基本的治疗原则,基本的治疗大法的这样一个中医学基础理论的著作。所以"医经"是基础理论。

经方,班固《汉书艺文志》里所说的"经方"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经方",而是指的古代医生凭自己的经验给病人开的方,而且在经过验证是有效的。

其实古代的医生在看病的时候,有些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农村的一些基层医生。你让他讲理论他说不出来。我曾经在一个很偏僻的农村,看一个医生,这个医生呢他给别人看病的时候,他的疗效还不错,就是凭一种感觉。病人来了之后,头疼,身上疼,发烧,没有汗,他就给你写上麻黄呀,杏仁啊等等一些药。有些药就是当地的一些药,既不见于药典,也不见于中药书。我说老先生,你为什么开这些药呀?他说我的感觉开这些药它就可以,他开的方子留下来了,过几天这个病人来了,病人说哎呀,大夫,吃了您的药,汗一出好了,然后他就把这个方子放在这,方子是经过临床检验而有效的。又如来一个病人,水肿,憋气,心慌心跳,头晕头痛,然后他又开个方子,开个利尿的方子,过了几天,家属来告诉他,说"大夫呀,吃了您的药,一点也没有好,病人后来死了",这时他这个方子就不留着拉,他就塞到这。过了几天这边攒得多了,他就都烧掉了。这边攒得多了,他就订成本,留传到后来就是经验用方。

所以经验用方是古人凭自己的一种感觉开的一些方,有没有理论指导?没有更多的理论指导。从今天我们看到的甘肃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治百病方》来看,那都是西汉早期,或者西汉的一些东西。那些就是"经方",就是经验用方,什么症状用什么方,或者什么病用什么方,谈不上理论指导,又谈不上系统。这些经验用方,有11家,其中在这11家中包括了伊尹的《汤液经》。张仲景就把这两家结合起来,他熔"经方"和"医经"两家为一炉,创立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有理论、有治则治法、有方子、有药物组成辨证论治体系。

这就是他的学术背景。

张仲景把汉代以前的"医经"和"经方"两家熔为一炉,创立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证论治体系,从而就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医经它只不过是基础理论的著作,谈不上临床医学,经方它只不过是经验用方,也谈不上一个医学体系,只有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开始,才开始出现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证论治体系。

所以中医的临床医学,奠基人是张仲景。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辨证论治这种治疗方案的奠基人也是张仲景。这就是张仲景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书的流传

仲景在世的时候,他这书肯定是保存得不错的。

去世之后加上战乱天灾,再加上竹本或木本是拿绳子穿着的(那时候用的绳子通常是棉线或麻绳),过上十几年、几十年,这绳子早就断了。所以他的学生王叔和收集他老师的《伤寒杂病论》的残卷,然后进行整理,进行编次,因为绳子断了,不知道那个竹本在哪个位置,所以重新编次。这个时间是在西晋,这个人物叫太医令王叔和。

这个王叔和也是张仲景的学生之一,这是依嘉溪先生最近考证的,是张仲景的学生之一。收集、整理、编次,他收集的结果发现他没有能够把十六卷全部整理出来,他只整理出十卷来,而且他所整理的十卷内容大多数是以伤寒病的辨证论治为中心,所以他给他改了个名字,叫《伤寒论》10卷22篇,把《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内容,应该是一大部分内容,收集整理以后,改名为《伤寒论》。张仲景自己不知道,他不可能征求张仲景的意见,是王叔和自己给他改的。所以《伤寒论》这个名字从此就有了。

——王叔和所整理的书,当然那个时候仍然没有出版,他还做了另外一项工作,他自己有一本书叫《脉经》,他在《脉经》里把《伤寒论》的许多内容都收集齐了,只不过他没有保留方药而已。所以《脉经》本也是我们今天在校勘《伤寒论》原文的时候,可以参考的一部书。————唐代孙思邈写过《千金要方》,在《千金要方》里收入了《伤寒论》中的一些内容,但是没有收入全。他曾经在《千金要方》里说过这样一段话,说"江南驻师,密仲景要方不传"。他这段话,说明江南的这些医生们都把张仲景的《伤寒论》和张仲景的要方都看成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不轻易给人。这说明当时医生对《伤寒论》的重视,这也说明当时有许多医生有《伤寒论》的内容。特别是唐代的这个进行医官考试,《伤寒论》考试占的分数很高,所以唐代《伤寒论》本子流传得很多,但是人们都是抄的,所以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没有收入《伤寒论》,他认为这本书很重要,所以在他的《千金翼方》里收入了《伤寒论》的全部内容。————唐代王焘写过《外台秘要》,也收入了《伤寒论》的内容,还收录了许多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金匮要略》中的内容。因此我们觉得王焘所看到的本子不是来自于王叔和,可能是《伤寒杂病论》的另外一个传本。如果说《千金》本《伤寒论》是和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10卷22篇有关的话,王焘《外台秘要》里所收录的《伤寒论》的内容,它也有我们今天看到的《金匮要略》里的内容,它很可能是《伤寒杂病论》的另外一个传本。所以在唐代的两部著作,一部是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一部是王焘的《外台秘要》,都是我们今天校订《伤寒论》的非常重要的参考书。————

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林亿、孙奇、高保衡

在唐代的医官考试制度中,就有十道题是出自《伤寒论》,所以《伤寒论》在唐代流传是非常广泛的。但是,《伤寒论》真正有固定的本子,而且又刻板运行的,那应该是在宋代。在宋代成立了校正医书局。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主要有林亿、孙奇、高保衡这些官员,他们认为百病之急,这些病,哪个最急呢?伤寒。所以最先校订《伤寒论》10卷22篇,从此《伤寒论》才有了定本,固定的本子。你看以前《脉经》收集的也罢,那是收集在《脉经》里,他不是个单独的本子。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它也是收集在他的书这个里面,也不是个单独的本子。只有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林亿、孙奇、高保衡他们校订,刻印了《伤寒论》,开始刻的是大字本,纸张也比较贵,造价也比较高,老百姓买不起,过了几年以后,他们又给皇上打报告,皇上批说你们印成了小字本,卖的时候只收工本费,不要赚钱,这样让老百姓能够买得起。你看宋朝皇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他是做过许多许多的工作的。而在宋代的时候,不仅在医学上成立了校正医书局,而且在各个经、史、子、集,各个门类都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皇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宋版书纸张精良、校刊精细、字体漂亮、价值连城。

————明代赵开美非常遗憾的是,由于战乱,古医籍流散于民间,今天的故宫博物院里却没有宋版《伤寒论》了。没有宋版《伤寒论》,怎么知道的在宋代有一本宋版书呢?这就仰赖于明代的赵开美。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校勘刻印的《伤寒论》的时间在宋治平二年,也就是公元年,(到现在是一千年),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宋版,宋版《伤寒论》,或者叫做治平本《伤寒论》。不过宋版也罢,治平版也罢,如今是找不到了。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是明代的赵开美在万历27年,也就是公元年,这期间年左右的历史,到赵开美的时候这个宋版《伤寒论》已经几乎找不到了,所以赵开美他才刻,他是一个刻书家,又是一个医学家,又是一个出版商。他最先刻的是什么呢?刻的是《注解伤寒论》,《注解《伤寒论》》是成无己,一会我会谈到,成无己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加了注解,给他叫《注解《伤寒论》》。然后又刻了宋英公的《伤寒类证》,《伤寒类证》是宋英公这个人研究《伤寒论》的过程中,把《伤寒论》以证候进行了归类,便于人们学习。又刻了《金匮要略》。刻完这三本书以后,有一个朋友拿来一本书,给他看,说赵先生啊,你看我这是什么东西呀?他一看是宋版的《伤寒论》。宋朝皇帝为了让老百姓能够买得起《伤寒论》这本书,刻了大字,又刻了小字,大量的刻印发行,他看到的是小字本《伤寒论》,总而言之是宋版《伤寒论》。一看这《伤寒论》,他知道成无己的注解,不是宋版《伤寒论》的原貌,而是他有些内容给删节了。才知道成无己的注解不是全的。于是乎他又刻了宋版《伤寒论》。他叫什么呢,叫《翻刻宋版伤寒论》。这四部书刻好了以后,一、二、三、四,他给他父亲看,说老爸你看,我把张仲景的这四部书刻好啦,您给取个书名吧,叫个什么书名好呀?他爸爸说叫《仲景全书》吧。这个儿子很孝顺,说:"好好好,您取的名字太好啦"。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是赵开美在万历27年,也就是公元年所刻的《仲景全书》中的《翻刻宋版伤寒论》。但是哪个时候没有照相技术,也没有复印,他是临摹着宋版《伤寒论》来刻的,每一页有多少行,每一行有多少字,他都摹仿下来。甚至字的笔画的走向,他都在摹仿宋版,所以他逼真于宋版。正由于赵开美所刻的《仲景全书》的第一部著作《翻刻宋版伤寒论》能够流传到今天,才使我们能够大体了解宋版《伤寒论》的原貌。所以这样的话,赵开美也是《伤寒论》的流传过程中功不可没的一位医家。《仲景全书》,现存5部。——

我们国家在年,国务院成立了古籍整理领导小组,由方颖副总理做领导小组组长,所以对中国的各个行业的古代的书籍都进行了整理,医书当然也不例外。所以整理《伤寒论》的任务就交给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主要由刘渡舟老师来主持这件事情,当然郝万山、钱超尘老师也参加了。大家经过一系列考证,就在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汉语、校勘、注释,在年出版了《伤寒论校注》。

如果说我们的一版教材、二版教材、四版教材、五版教材,底本用的是赵开美的《翻刻宋版伤寒论》的话,我们现在的六版教材,都是用刘渡舟老师主编的《伤寒论校注》。现在我们的五版教材,因为他们看不到赵开美的《翻刻宋版伤寒论》原貌,用什么底本呢,是现在国家认可的《伤寒论校注》,是当代《伤寒论》的最好的底本,它是年出版的,是最好的底本。所以如果再过年,赵开美的《仲景全书》中的《翻刻宋版伤寒论》大家已经看不到的话,那个时候会说刘本。

3.学习笔记整理(考学可阅)

这样的话,我们回忆一下,在《伤寒论》的流传过程中,有哪些医家是我们必须要记住的呢?

重点1:作者:张仲景

答:在公元年前后,他写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重点2:作者学生:太医令王叔和

答:在他老师去世以后,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遗留下来的残卷收集、整理、编次,由于内容不全,把它改名为《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

重点3:唐代的孙思邈、王焘

答:尽管在唐代国家考试医官的时候,已经广泛的考试《伤寒论》,但是在唐代没有一个单独的《伤寒论》的本子,不过我们很高兴的是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千金要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都收入了《伤寒论》的内容。

重点4: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林亿、孙奇、高保衡:

答:他们在宋治平二年,也就是公元年,正式刻、校勘、发行、刊印了《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从此《伤寒论》才有了定本。

重点5:明代赵开美

答:能使宋版能够流传到今天的,仰仗于明代赵开美在万历27年,也就是公元年,在他刻《仲景全书》的时候,第一部著作就是《翻刻宋版伤寒论》。

现代:年的底本而我们当代又有以刘渡舟教授为首的所写成的《伤寒论校注》,可能就是后世的《伤寒论》所依据的底本。当然我们考试题库的时候还没有涉及到刘本,而只涉及到赵开美的这个本子。

在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工作期间,他还刻印了几部书,这几本书和我们《伤寒论》的版本有密切的关系,

一部是《金匮玉函经》,一共有八卷,如果光看这个书名,很容易把它误认为是《金匮要略》里的内容,事实上它的内容和《伤寒论》是一样的,它的内容和《伤寒论》同体而别名。什么叫同体呢?内容一样,只不过名字不同。

《金匮玉函经》和《伤寒论》同体而别名,它的特点是"条论于前,会方于后"。就是《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这个本子,比方说"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蔷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下面就是桂枝汤的药物组成。这是我们看到的十卷二十二篇《伤寒论》的原貌。

但是在《金匮玉函经》说,原文完了之后,说桂枝汤主之,底下并没有桂枝汤的组成,方药组成在什么地方呢?在后两卷,后两卷全是方子,前面六卷就是原文,所以它叫"条论于前,会方于后",所以,它作为《伤寒论》的一个别本。

有一次郝万山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教师阅览室里头开架书,来找《金匮玉函经》,在《伤寒论》的这个架子上怎么也找不着这本书,他就说怎么这本书能没有呢?因为这本书清代的陈世杰翻刻以后,我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过,他想找这个影印本。突然想到图书馆的管理员会不会把这本书当作《金匮要略》,而放在《金匮要略》的架子上呢。然后到《金匮要略》那个书架上一看,《金匮要略》那个架子的第一本书就是《金匮玉函经》。后来他给图书馆的管理员说,《金匮玉函经》是《伤寒论》的别本,应该把它放到《伤寒论》的架子里。

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既然刻了《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为什么又要刻《金匮玉函经》呢?

这是因为他们在整理古书的时候发现有许多书在史书上有书名的记载,而实际这个书丢了,他们感到非常的可惜。所以他们只要见到有价值的书,宁可多刻,宁可重复,也不让它轻易丢掉,说今后万一《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丢掉的话,我还有《金匮玉函经》八卷,仍然是《伤寒论》的内容,不过,由于《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后来在广泛的流传,所以知道《金匮玉函经》或者读《金匮玉函经》的人,逐渐就少了。但是流传到今天,我们拿它作为校勘《伤寒论》的一部著作,有它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在工作期间还做了一件和《伤寒论》有关的工作,就是有一个翰林学士叫汪诸,他在国家图书馆收集、整理这些古书的时候发现一堆蠹简,就是虫子吃过的、残破的竹简,竹简上写着《金匮玉函要略方论三卷》,他拿来一看,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什么人抄的,上卷是论伤寒病、外感病的,和已经出版的《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相比较,它的上卷是一个《伤寒论》的摘录,由此可以推测中卷下卷是杂病部分的摘录和妇人病方面的摘录。汪诸就把这个残简给了林亿、孙奇、高保衡,国家校正医书局,他们看完了之后,把上卷的伤寒内容摘录的这部分删掉了,把中卷、下卷这两部分内容重新分上中下三卷,也就是包括了杂病的部分和治疗妇人病的部分,也包括了它的方剂,仍然把它叫做《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刻板发行,流传到今天就是《金匮要略》。

所以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在《伤寒杂病论》流传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工作以后,《伤寒杂病论》才被真正分成了《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和《金匮要略》三卷。

小结:关于《伤寒论》流传过程的大概情况,就介绍这么多了,要求想要考学的朋友特别记住的是:

1:王叔和把《伤寒杂病论》整理成《伤寒论》。

2: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第一次校勘刻印《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从此《伤寒论》有了定本。3:明代赵开美的《翻刻宋版伤寒论》收入了他的《仲景全书》,使我们今天能够看到宋版《伤寒论》的大体的原貌。

这些人在《伤寒论》的流传过程中都是功不可没的,我们都应当记住他们,而我们考学的题库里都有他们的名字。

写在文章最后的话

最近一直在想,把自己所学分享给大家,毕竟我最初的希望,也是我们这一代人,能够重拾中医文化自信,人人懂得如何照顾好自己。

但是考试和日常应用多少有所不同,可能很多人想的是,来不及学习那些东西了,我现在就想知道这个病怎么治。遗憾的是,若不知原理,就算解释了,也很难理解吧,就算勉强知道了一些,也很难做到吧。

我深知,没有科学的医学是愚昧的,没有人文的医学是冰冷的,不论中西医,其实各有可取之处,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而这必然需要勤求古训,不断积累,只有扎实基础,才能不被如今庞大繁杂的信息流所迷惑,才能从浩瀚星海中准确寻找到自己需要的星。所以,我还是踏踏实实的学习记录,大家也老老实实的旁观学习,然后我们大家共同进步。这篇内容源自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老师的公开课视频的录音记录,我在学习之后进行了进一步的删减整理,力求既方便想考学的人,又能帮助想系统学习中医却无门路的朋友们。毕竟这个年代,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又有什么过错呢,总好过沉迷网络吧~最后,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十分感谢~

图片|网络

排版|七七小喵

参考资料 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讲稿

欢迎加我留言反馈

点击上方蓝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yjky.com/shbj/22249.html

------分隔线----------------------------